索 引 号: 035200009/2023-00040
信息分类: 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报
发布机构: 大同市国资委
发布日期: 2023-02-17 09:07
标题: 大同市国资委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文号:
时效:

大同市国资委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3-02-17 09:07 来源:大同市国资委
| | | |

2022年,市国资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等有关要求,不断提升依法监管和依法治企能力,法治建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2年工作情况

(一)加强法治理论学习,强化法治思想学习宣传。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作为党委第一议题,组织召开党委会29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6次。按照“两个一以贯之”的要求,坚持党对国资国企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做好“两个维护”作为最根本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反复强化,深入实施中办《关于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强化思想建设。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点学习内容之一,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培训等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切实把理论精神的贯彻与市国资系统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深度融合,形成市国资委党委、市属企业党委、企业基层党组织上下呼应、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坚持党建引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市国资委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主持研究法治政府建设重大事项,推进国资系统廉政建设,进一步健全和巩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有效推动法治政府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为打造法治国资提供组织领导保障。市国资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推进思想解放和作风转变为目标,通过举旗铸魂,全面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汇聚国资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能。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市政府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国资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

出台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建立和实施了市属企业违规经营和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持续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驰而不息整治“四风”,强化一体推进“三不”建设,每季度开展一次警示教育活动,对所监管企业“一把手”全部进行廉政谈话,坚决惩治腐败行为。今年以来,先后有11人被纪委立案调查。

2、依法健全制度,推动国资国企改革。

一是严格依法合规推进国企改革。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有关工作安排,市国资委在完成全级次企业摸底的基础上,明确工作目标,找准关键环节,由具有省属企业改革重组实操经验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全程参与本轮市属国企改革重组工作,《市属企业改革重组方案》《关于推进市属企业“六定”改革的指导意见》《大同市市属企业委托监管暂行办法》等改革基础性文件,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分别并出具初步核查意见和法律意见书,市司法局、市公平竞争联席会议办公室分别进行了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核审,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并正式印发。在此基础上,市国资委严格规范操作程序,积极谋划召开了筹备组负责人会议、债权人会议、改革推进大会3个会议,梯次推进改革。同时,充分考虑改革重组中债权债务和职工安置问题,及时制定《关于企业改革重组债务处置指导意见》《关于企业改革重组人员安置指导意见》,稳步有序推进市属企业改革重组工作。目前市属企业改革重组方案构建的“1+3+9”企业框架下的13户市管企业(包括:1个投资运营公司、3个公共服务公司、9个专业化产业集团公司)已挂牌,基本完成股权划转,并实质性开展管理运营。

二是依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继续规范董事会建设,加快董事配备,进一步推动董事会配齐配强。出台《大同市市属企业外部董事管理办法(试行)》(同政发〔2022〕13号),明确了外部董事的任职条件、选聘程序、职责权利、管理评价和解聘等要求,统筹推动高素质专业化外部董事队伍建设。出台了《大同市市属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办法(试行)》(同政办发〔2022〕32号),开展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试点工作,建立了“责权明晰、奖惩分明、业绩突出、流动有序”的岗位管理模式,加大“三能”机制改革,落实“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增能减”的动态管理机制,以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三)坚持依法规范,提高国有资产监管水平

为促进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尽快形成,市国资委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优化完善国有资产监管工作体系。

一是深化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市国资委按照以管资本为主转变监管职能的要求,坚持全面履行出资人职责,国资监管职责与企业党建工作相统一,有效推动管资本与管党建相结合,履行出资人职责与国资监管相结合、党内监管与出资人监管相结合。印发了《大同市国资委履职权责清单》,深入实施专业化、体系化、法治化监管。对监管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全方位开展监管制度立改废释工作,新修订出台了30项监管制度。印发了《大同市国资委授权放权清单》,开展授权放权工作。

二是健全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为筑牢国资监管防线,大同市出台了《市属企业违规经营与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实施办法(试行)》和7个配套文件,健全工作机制,实现责任追究工作闭环管理。制定了《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印发了《市属国有企业财务等重大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在市政府网站每年对一级企业年度和中期的财务等重大信息进行公开,推动各类监管有机结合、相互贯通。

三是推动国企信息化建设。市国资委依托国资国企在线监管大数据平台,对监管企业重要领域实施动态监管。目前,大数据平台(一期)的数据采集交换、企业组织机构、“三重一大”决策运行、大额资金动态监测、违规监督追责、综合监测展示6项应用系统已上线运行,实现了省市间网络通、数据通,二期大数据平台建设已通过立项审查、建设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四)建设法治国资,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一是依法筑牢疫情防控国资防线。市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和各项部署要求,闻令而动,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先后出动5500多名干部职工(党员1200多人)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所属物业公司每日出动3000多人,协助社区开展所属小区防疫抗疫工作,全方位服务居民生活。所属市开发建设集团受命在16个高速卡口疫情防控点建设办公用房150间。市公交公司出动备勤车辆200台,驾驶员230人,累计运行15000多趟次,转运各类人员22多万人次,转运物资1万2千多件。市精谊环保公司出动医废垃圾转运车8辆,人员15人,累计转运医疗垃圾779车次。市供排水集团300多名干部职工日夜坚守各自岗位,全力保障全市24小时安全不间断供水。市保安公司每日出动900多人,协助党政机关、医院、学校等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市国资委党委始终从严完善机制,从紧压实责任,从细落实举措,全面体现了国企担当,为全市防疫大局贡献了国资国企力量。

二是依法严格规范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开展了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集中行动,制定下发了《大同市国资委安全生产领域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攻坚”集中行动实施方案》,先后成立检查组140个,检查企业257户,排查一般隐患881处。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按照2022年任务清单逐项分解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三年来监管企业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三是依法妥善合规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围绕职工群众的合理诉求和切身利益,重点解决职工群众关心关注的破产企业职工生活费发放、职工危旧房屋处置、企业拖欠工程款等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沟通联系,协调解决。截至2022年底,已处办中联办督办件14件、市联席办重复信访治理百日攻坚交办件9件、市委社情民意办公室交办件11件、日常信访系统转办件380余件,受理12345政府服务热线的诉求工单18800余件,处办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40多起,市政府安排的市属关闭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费用3.5亿元已拨付到位,确保了国资系统总体稳定。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2022年,市国资委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相关制度仍不够完善。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国资监管过程中不断地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一些规章制度无法适应现阶段依法行政工作的要求。二是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法律专业人才短缺,国资队伍的思想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以及业务知识学习仍存在不足,依法行政观念及依法行政水平还有待提高。

三、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工作安排

在新一年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中,市国资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按照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的要求,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进一步提升依法监督管理国有资产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快法治大同建设贡献力量。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在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上下功夫。继续加强国资监管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素质培训,采取专项培训和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提高国资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完善监管体制,在国资监管职能转变上下功夫。继续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国资监管职能转变,积极主动探索适合我市“从管资产为主转变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有效方式。

三是健全运行机制,在提高国资监管水平上下功夫。进一步探索创新监管方法,完善工作机制,重点加强和完善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逐步建立健全资产动态监管体系,严防各类风险,确保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做优做强。


大同市国资委

2023年1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