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政府网 | 三晋通 | 用户登录| 您好, [退出]| 简体 | English| | |

我市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交出硬核答卷

发布时间: 2020-12-11 09:58
来源: 大同日报


御河生态园的健身步道建成后,大大方便了周边居民的休闲生活,每天都有许多市民在这里散步健身、欣赏美景

 


作为民生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普惠幼儿园的建设惠及众多家庭,人们不再因高昂的学费而发愁,孩子们在家门口便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面对越来越凸显的停车难,我市把建设停车场作为今年民生实事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图为古城附近建设的停车场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为了解决小区周边的停车乱象,今年许多小区周边都划定了停车位,这些民心车位的出现得到市民的交口称赞


经过改造的老旧小区,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们都说,这样的实事真正办到了人们的心里

冬日的文瀛湖生态公园,五彩斑斓、景色如画。每当在宽阔的健身步道上跑步时,苏妍的心里就别提有多惬意了。自从去年文瀛湖生态公园修建了健身步道后,苏妍和许许多多的健身爱好者一样,每天都会来这里跑步健身。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徜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苏妍由衷地为市政府所办的民生实事而点赞。

建设智能健身步道,这是我市连续两年由市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上票决产生的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两年来,我市先后在御河生态园、文瀛湖生态公园、明堂公园、大同公园、儿童公园建设智能健身步道共计30公里。

2019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程序逐步规范,一件件民生实事项目有序实施,受到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一、票决民生实事  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2019年2月27日,大同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312名市人大代表对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进行票决,最终确定了在市区内整治改造30条街巷、打造200个乡村环境提升示范村、治理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80个等10个项目作为2019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这是我市首次把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列入人代会大会议程。

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实施,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有益探索,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载体。2019年1月,大同市委把“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作为2019年度民主法治领域改革的重点任务,市委常委会研究制定了《关于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及时作出《关于认真做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决定》,在全市各级人大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当年,市、县、乡三级人大同步实施,共票决民生实事项目605件。

经表决通过的民生实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是必须要执行的,政府也更重视,推进会顺利很多。在市政府精心组织、挂图作战,跑表计时、全力推进和市人大常委会强化监督、跟踪督办下,到2019年底,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票决的10件民生实事圆满完成。200个乡村环境提升示范村工程于2019年11月底全部完工;巩固提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水平完成391个村、32.68万人,分别超额完成预定任务的95.5%和114.9%;全民技能提升培训56283人,完成预定任务的112.57%。在御河生态园、文瀛湖公园建成10公里智能健身步道和笼式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等体育设施并交付使用;安装改造了云州街、御河东路等道路的3645盏路灯,完成了5条主干道信号灯控制系统优化工程设备安装任务……

“看着自己居住的小区旧貌换了新颜,我的心里特别有成就感。”一位参与过投票的人大代表高兴地说,在去年人代会票决10件民生实事时,他投的第一票就是老旧小区治理改造。

推行政府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实现了党委决策、人大决定、政府执行和群众意愿的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重大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水平,也有效推动了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落实。代表们纷纷表示,票决民生实事,凸显了代表主体地位,激发了人大工作活力,彰显了人大权威,项目推进会更加有力、更加顺利。

二、倾听群众呼声 让民生实事项目更接地气

民生实事到底要办哪些,群众最有发言权。要想把一桩桩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首先必须清楚地知道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难点、痛点问题所在,才能真正把群众在民生方面的急事、难事、烦心事征集上来。

2020年,为了更好地把民生实事办到普通老百姓的心坎里,市政府提前三个月就着手谋划征集民生实事项目,通过报纸、政府门户网站、12345政府服务热线等渠道发布通知,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通过多种途径征集民生实事项目,切实把民意和民生紧紧“拴”在一起,让“政府干的”和“群众盼的”精准合拍。

为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天然优势,大同市人大常委会还向各县(区)人大常委发出通知,要求依托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人大议政论坛等各种途径,组织市人大代表广泛听取人民群众对民生实事项目的意见和建议,最大程度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推动政府决策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高度融合,力促民生实事更接地气、更贴民心。

票决出的民生实事项目一般要经过党委、人大、政府层层筛选,由各级人代会通过差额方式产生,一些华而不实的项目会在此过程中被筛选掉。2020年,通过向社会多方收集意见和建议,共收集民生实事项目意见建议1096条,市政府经过梳理、筛选、汇总、研判,最终形成了28件候选民生实事。2月26日,经市委常委会讨论研究,最终确定了12件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提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差额票决。

在一张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民生实事项目的表决票中,记者注意到,候选项目共有12项,代表需要在其中选出自己认可的10项,差额2项。根据具体实施意见,入选项目应超过全体代表半数,从高到低确定应选项目。

2020年4月23日,大同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票决出2020年市政府10项民生实事项目,分别是:在市区内建设10座停车场(充电桩)、2000个临时停车位,建设普惠性幼儿园43所,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为125个无物业小区配备物业管理,市区内新建整治街巷30条、整治城市易涝点12处,启动市传染病医院新建工程,建设大同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市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新建标准化便民市场14个,建设大同市全民健身智慧步道20公里,建设12345市民热线“接诉即办”为民服务平台,市区内设立环卫工人休息室120处。

这10件民生实事项目,既充分考虑了城市需求,也高度关注农村发展;既重视交通、住房、环境等设施建设,也突出教育、卫生、就业等社会福利保障;既惠及老年群体,也关爱母婴弱残,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一项项票决出的民生项目,更加贴近百姓生活,真真切切地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群众关心的“小事”,经代表票决后,成为体现人民民主的“大事”,实现了由“一人撑船”到“众人划桨”。可以说,民生实事工程票决制让更多民意进入决策视野,形成了民生实事“群众提、代表点、政府办、人大督”全覆盖的工作模式,让实事项目更贴近民意,较好地实现了政府决策与群众需求的精准对接、高度融合。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主任穆福喜说,从实施情况看,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形式多、覆盖面广、透明度高,代表和百姓广泛参与,充分吸纳了代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项目来源真正体现了民意;把发挥代表作用贯穿始终,组织代表参与到项目前期征集、项目票决确定、监督项目实施、测评项目成效的全过程,让代表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建议权、表决权和监督权。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以人大代表为主体,从项目征集、筛选、票决,到项目实施、跟踪、监督,最后由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实惠,这是地方民主政治建设的人大创新实践,有效推动保障了地方人大行使监督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更为具体、更加硬实、更具活力。

三、依法监督推进 让项目实施推进更加顺利

“老百姓是民生实事的最直接受益人,实事办得怎么样,群众最有发言权。”大同市人大代表、新荣区住建局局长徐恩军认为,要把民生实事真正办好、让老百姓获得实惠,人大就要跟踪监督、全程监督,同时要让人大代表参与到监督过程中。

票决只是票决制中的一个环节,票决后如何进行有效监督就成为头等大事。为了切实推动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顺利实施,市人大常委会将民生实事项目纳入年度重点监督范畴,制定了《关于政府民生实事代表票决制跟踪监督实施方案》,对每个项目分别建立了由1名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1个专工委对口联系,1个代表小组参与,采取“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监督、半年一报告、一年一测评”推进落实机制,对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推进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切实把民生实事项目办成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临近年底,今年的民生实事落实得如何?年底“大考”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大力支持下,今年的10项民生实事项目被细化分解为17个子项,所在项目都在有序推进,大部分项目的建设或已完成或已接近尾声。

截至12月2日,已经完成的民生实事有:由市公安局组织实施的临时停车位由原来的2000个增加到3010个。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的20所新改扩建公办园已完成,23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认定已完成46所,超额23所。为125个无物业小区配备物业管理,平城区已完成100个的任务,云冈区已完成33个,超额8个。10条新建整治街巷工程已完工。整治12处城市易涝点已完工。平城区的惠民西城、振华南街、宋庄等10个标准化便民市场已完工。

20公里全民健身智慧步道、明堂公园4公里环线健身步道和大同公园4公里健身步道已完工,文瀛湖公园2公里健身步道、儿童公园10公里环湖健身步道将在12月底全部完工。

120处环卫工人休息室都将在12月底全部完工。

12345大同市民热线“接诉即办”为民服务平台预计12月底顺利上线。

市住建局负责的在市区内建设10座停车场(充电桩),将在月底前全部完工。

云冈区的4个标准化便民市场,将在12月底前完工并开始试营业。

此外,4个跨年子项民生实事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其中,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建设期为1年半。已开工75个小区,所有工程预计2021年6月底完成。

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期为2年,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60%,预计2021年6月底完成全部工程。

市老年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期为2年。目前,已经办理完成23项前期手续,地下工程已出正负零。

市传染病医院新建工程,建设期为3年。目前正在进行建设方案设计和临电施工,预计12月20日开工。

今年我市的10件民生实事项目跑出了“加速度”,精彩演绎了一场“速度与激情”。

“政府递交的‘成绩单’收成喜人,也得益于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出炉’后,人大代表对项目的全程监督。”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自今年的市人代会上票决制确定10件实事项目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就把民生实事项目办理落实作为全年的重点监督议题,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跟踪督促检查,探索出一系列加强人大监督手段和效果的好做法,有效确保了民生实事“不走样”“不变形”。票决制让代表履职在大会和闭会期间有了实质性的活动载体,履职内容、角色和方式更加明确务实,增强了代表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了代表履职自觉性和责任担当。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就是在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上,推出更多民生工程、实施更多惠民举措,有利于及早发现群众急需解决的困难,有利于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利于化解基层治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实现了政府治理、社会参与、群众自治的良性互动,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尾部

网站地图|免责声明

主办: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大同市人民政府信息化中心

地址:大同市文瀛湖办公楼主楼11层(大同市兴云街2799号)  邮箱: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晋ICP备08000733号  晋公网安备14020002000138号 网站标识码:1402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