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信息分类: 大同要闻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5-09-21 07:37
标题: 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首届宿白佛教考古研究生论坛在山西大学大同校区举行 王仰麟刘俊义致辞
文号:
时效:

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首届宿白佛教考古研究生论坛在山西大学大同校区举行 王仰麟刘俊义致辞

发布时间:2025-09-21 07:37 来源:大同日报
| | | |


9月20日,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首届宿白佛教考古研究生论坛在山西大学大同校区举行。

国家文物局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彭馨致辞。

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院长、山西大学党委书记王仰麟致辞,山西大学副校长钱宇华主持。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利为新生代表发放了联合研究生院院徽。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俊义致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丁国华、市政协副主席张海兵出席,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视频致辞。

彭馨表示,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支持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的建设和发展,指导相关省文物局和文保机构积极协调做好联合研究、研学平台搭建、行业导师评定、在岗人员深造以及毕业生吸纳等工作。希望新同学保有敬畏与初心,以最严谨、最审慎、最科学的态度对待每一处病害、每一次修复,让沉睡的瑰宝焕发新的生机。联研院要注重学科交叉,聚焦石窟寺保护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和关键瓶颈技术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等,形成一批标志性的原创学术成果,为全球石窟保护提供中国方案。石窟文保机构要在本体保护修缮、载体加固与环境治理、数字化保持与监测等方面,与高校、学科及研究生师生团队共享前沿研究和行业进展,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王仰麟指出,选择石窟寺文化研究,就是选择了一份与历史对话、与文明同行的事业。希望新同学越过龙门、走过大同、穿越敦煌、远赴龟兹,在地理方位的跨越和时间脉络的倒溯中,探索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历史印记和血脉传承。以沿线各方的协同智力为支撑,以“三导师”机制的专业引领为依托,以多元课堂的知识传递为养分,沉下心来研读典籍中的学术精髓,俯身现场感悟石窟记忆中的岁月沧桑,以坐得住冷板凳的定力深耕学术,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创新探索,以历史眼光溯源文明流变,用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

刘俊义表示,近年来,大同市加快石窟资源保护利用和文化传承创新,紧紧围绕云冈学研究和云冈石窟保护,统筹实施文物保护、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文旅融合“五大工程”,让云冈石窟和古都大同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迎来新一届学子,特别是永久性研学基地的建设,为培养石窟保护、考古研究、文化遗产管理等领域人才开辟了新的途径,更为大同增添了一张靓丽的名片,必将助力大同文化之城建设走上新的台阶。希望同学们不负韶华、勤奋学习,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深入了解大同,潜心研究云冈,推动大同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道路上再创新的辉煌。

2023年9月,“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正式挂牌成立。两年来,联合研究生院在石窟寺考古研究、文化挖掘传承、文物保护利用等关键领域协同攻关,学术研究深耕不辍,人才培养成果丰硕,在文化传承征程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2025年,参与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联建的5所高校共招收专项计划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177人。

首届宿白佛教考古研究生论坛邀请浙江大学教授李志荣等围绕石窟寺考古学基础和石窟寺领域工作的多规合一、石窟寺为主的佛教聚落空间构成等作主旨报告。来自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山西大学等高校及研究单位的39名青年学者作专题学术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