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信息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09-04-23 08:00
标题: 大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
文号:
时效:

大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

发布时间:2009-04-23 08:00 来源:大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 | |

第五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

    在较长时期内保持我市经济加快发展,投资仍将是主要的拉动力量。初步预测,“十一五”期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将达1125亿元,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每年平均为12%左右。要更加充分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始终坚持利用市场和开放的机制,大力培育和引进多元投资主体,不断拓宽筹融资渠道,扩大投资规模。每个县区每年引进至少1-2个规模大的建设项目。加强对社会投资的宏观管理和引导。项目建设是支撑规划实施的重要载体。要突出企业、经济主管部门、县、区抓项目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抓项目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大力引进一批有战略带动作用的骨干项目。市、县都要建立项目研究开发中心,建立 “十一五”规划重大项目库。做好项目谋划、开发、筛选和储备。集中开发一批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以业主为主体,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强化项目建设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个班子服务、一个部门负责、一套方案管理的工作机制。要建立项目建设督查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不断完善重大项目建设的选择、滚动、责任和激励机制。“十一五”间,形成“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的项目建设新格局。

专栏11         国家省市政府投资支持的重点领域

新农村建设■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饮水安全,农村公路,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农村电网,农村公共文化,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灌区建设,动物防疫体系及种养业良种工程等。

公共服务■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劳动力技能培训,重大疾病防治体系,基层公共卫生、社会福利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公检法司基础设施,就业服务、社区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设施,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设施及支撑体系,防洪、气象、地震等防灾减灾,采煤沉陷区治理,煤矿棚户区改造,贫困地区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生态移民,革命老区发展等。

资源环境■能源和重要矿区资源地质勘查,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环境污染治理,节能节水节地,循环经济示范等。

自主创新■知识创新工程,重大科学工程及科技基础设施,高技术产业化,重大技术装备自主研发及国产化,资源节约技术研发和推广等的示范。

基础设施■铁路、高速公路、重要支线机场、空管设施,重大水利工程,信息化和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城市供水管网、燃气和集中供热设施,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等。

产业领域■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旅游“四新”产业的重大骨干项目等。

    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坚持“开放富市”,把加快招商引资,扩大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来抓。加速构筑全方位、高起点、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全市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期末达到2.25亿美元,其中,出口商品供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额)年均增长15%,达到1亿美元。外商外资总额争取突破5亿美元。

    (一)创优发展环境,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以软环境建设为重点,整合招商引资资源,完善有关政策体系,形成浓厚的招商引资氛围。做好招商项目,突出项目引资。重点在发展煤化工项目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在特色农业、畜牧养殖、第三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保项目、公用事业建设项目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积极探索利用外资的新方式。重视做好已经入同外资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发挥它们“以商招商”的示范作用。积极吸引外国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市内骨干优势企业大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海外上市或发债直接融资;积极应用BOT和TOT的方式进行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积极争取国外借款。力争实现引进世界500强的目标。

    (二)积极扩大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以出口拉动为推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努力扩大高技术含量的机电产品出口、高新产品出口,适当减少资源性产品出口。在巩固现有国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欧美市场、非洲市场、亚洲市场。重视培养通晓WTO的专业人才,加强检疫、海关、口岸工作,开辟航空货运通道;扩大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企业出口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期内除海运出口外,航空出口力争实现直接出口,减少转口贸易,增加出口企业效益。不断创新对外交流机制,拓宽对外交流合作渠道,主动寻找和创造交流合作机遇,充分利用各种节会和关系,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发挥优势,扩大对外工程承包,每年合同额增加1000万美元,并发展扩大对外劳务输出,开辟就业、增收新渠道。发展我市同英国贝利市、日本大牟田市友好交往和经济合作关系。

    (三)坚持互惠互利,加强地区合作 发挥独特优势,强化与我市能源输出区域的经济技术合作。重点加强同“京津冀都市圈”和“环渤海经济区”的合作。重视发展同乌兰察布、张家口、朔州的沟通和交流。大力开拓西部市场,引导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向西部进军。全面拓宽与沿黄经济带的经济贸易合作,使我市开放范围更为扩大。加大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周边城市在基础设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和生态保护、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三、加快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市县国有企业改制任务,建立起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市、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运营体系,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形式,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和改组,推进煤、电、运、建材、冶金等企业实现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域的重组整合,推进机械、医药企业联合重组,形成几个具有较强竞争力,国内一流的大企业集团。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培育大同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主板上市;培育二到三户科技型企业规范改制后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引导鼓励中小企业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制定优惠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引进人才、技术,提高竞争力。协助做好国、省属大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积极推进集体企业改制发展。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发展农民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地征用制度改革,为促进农民离土进城创造条件。把农村税费改革与乡镇机构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农村教育改革等有机结合起来,同步实施,整体推进。全面落实减轻农民负担政策,进一步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统一的农村税收制度,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改革政府支农资金投入方式,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的支农资金筹集机制,更加广泛地采取以工代赈、以奖代补、投资入股、承包租赁、利用外资、融资和财政贴息等多种形式吸引资金,拓宽筹资渠道。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鼓励和引导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更大发展。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市场体系,加速商品和服务市场体系创新的同时,重点建立完善各类要素市场。大力建设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劳动力市场,加强市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培植一批劳务中介组织。完善技术交易市场。完善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各类企业定价行为,完善政府定价机制,加快价格法制建设,保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投资调控体系,积极鼓励民间投资。非政府投资项目全部改为备案制或核准制,把回报预期高的投资领域和项目向民间资本开放,严格执行项目资本金制、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招投标制度、项目工程监理制和项目合同管理制,健全投资风险约束机制,逐步形成企业自主决策、银行独立审贷、政府宏观调控、强化监督管理,健全中介体系的新型投融资制度。

  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以推行“聘用制”为起点,实施分类改革,逐步建立起符合市场机制要求的事业单位运行机制,增强各项事业发展的活力。

  四、优化人才机制,做好人才工作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努力使我市人才总量有较大增加,人才素质全面提升,人才分布趋于合理,成才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人才总量达到57.2万人,占人口的17.7%以上,其中在职高级人才达到1.97万人。建立强化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实施人才引进和培养的“355”工程,即以人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培养现有人才和引进急需人才为重点,引进30名全国有影响的专家、50名省内领先专家、培养500名市级学术带头人。建立政府储备高学历人才制度,每年从应届本科以上毕业生中选拔100名。实施“2000名新技师培养引进计划”,搞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2010年农村实用人才达到17万人,占到农村人口10.6%。建设高素质的企业管理人才队伍,使经理人才达到4.5万人。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主要评价标准,大胆使用优秀人才。完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创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条件和环境,努力减少人才流失。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做出贡献的人才给予精神激励、事业激励、物质激励,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努力营造“四尊重”的社会氛围,形成人才聚集的洼地。不断加大干部培训的力度,全面改善市委党校的办学条件。

  五、加强安全监管,打造“平安大同”

  (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政法机关和专业队伍的作用,健全制度、改善装备、科技强警,建成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继续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活动的强大威慑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重点开展好平安县(区)创建活动,推动平安建设向纵深发展。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工作制度和工作网络。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健全完善信访工作机制,继续实行市长和部门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畅通诉求渠道,尽可能地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二)加强公共安全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大煤矿安全改造投入,保留的300座矿井全部落实瓦斯治理的各项措施,基本补起煤矿安全欠帐。实施省大运经济带重点防御区地震安全工程,建成市地震安全防御项目。建成大同市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建成市、县(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基础设施和国民经济动员及人防工程建设项目。

专栏12               公共安全重点项目

煤矿安全改造■所有生产矿井全部落实瓦斯治理措施、达到标准化生产

地震防御体系■建设大同市地震监测预报和震灾防御体系,检测能力达到1.5级,速报能力达到15分钟,避震场36个

安全生产急救■建成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

报警与监控■建成市区公安报警与监控系统,交通管理自动化监控、GPS卫星定位系统

公共安全设施■建设市县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基础设施工程,市经济动员中心及信息化工程,2B级人防现代化指挥所

气象灾害监测与应急系统■建设南郊、新荣7要素自动站2个,气象要素监测站10个,县级雷达终端7套,政府气象可视终端、预警发布平台,建100个二要素自动气象站和2个6要素移动气象站等。配置新型火箭增雨防雹地面作业系统30套,建增雨防雹作业站点10个,续建人工增雨飞机作业基地

    (三)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构建我市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完善保障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和各类预案、应急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严格市场准入。落实“国家监察、地方监督、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体制,有效遏制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对职业危害的监管,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强化交通安全执法,治理公路车辆超载,健全道路交通快速抢救联动机制。做好防震、防汛、消防等工作。

    (四)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建立高效灵活的突发公共事件领导组织机构,加强预测、预警,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健全市、县、乡(镇)分级响应指挥系统,实现对全市范围内应急资源的统一调配。要制定地震、人防、消防、人畜重大传染病、急救、防汛、交通、环保、安全生产等重点预案。要在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供水、交通、民航、卫生、农牧、商贸等行业和商场、剧院等人员集聚灾难易发场所制定重点企业预案。要指导各县区和各乡镇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形成市、县、乡三级预案防控网络。

    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一)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全和谐的政治局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改善人大、政协的工作条件,营造履行职能的良好氛围。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对台、侨务政策。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社科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

    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城乡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性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民自治。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实现社区组织和办公设施健全,社区功能到位,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逐步实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完善公开办事制度,继续推行政务、村务、企务公开。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依法治市,搞好“五五”普法工作。全市公民的法制教育普及面达到80%以上,重点对象的普及面达到95%以上。不断加快法制化建设进程,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推进司法改革,强化司法监督,确保司法公正。加强司法和执法队伍建设。

    (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大文明县城、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文明家庭、文明市民、文明村民创建的力度,深入持久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市干部群众,巩固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加大宣传力度,使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真正成为指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市上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扎实地进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改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

第六章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确保规划顺利实施

    实现规划目标,完成规划任务,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政府必须履行职责,提高行政能力,保证规划顺利实施。

  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要深入贯彻《公务员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切实加强政府公务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建设依法规范、高效优质、民主透明和清正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规范、简化办事程序,建立以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体系和依法行政责任制。加快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努力实现政府由侧重经济调节向侧重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转变。建立和完善市级调控体系。根据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采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继续加强对煤焦等行业和“五小”企业的清理整顿,抑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密切关注重点领域价格走势,及时进行补贴或抑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责权明确、运转高效的社会管理体制,以维护社会的公平、公正、和谐。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建设诚信大同。健全产品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推动社会信用服务市场化,鼓励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和规范各类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在加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公益性文化、社会救助和公共安全等建设的同时,公平分配公共服务,缩小城乡和不同区域之间享受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的差距,减少社会成员之间发展机会的不公。不断加大反腐倡廉工作的力度,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优良环境。

  二、规范政府建设资金管理

  规范政府公共财政和政府建设资金管理,对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推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切实推行财政收支分类改革  建立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实施机关事业单位福利和资产管理改革,统一市直党政、事业单位职工的津贴福利标准,调动全体公职人员的积极性。对机关事业单位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授权事务管理局统一经营,非经营性资产委托使用单位管理。

  积极筹集建设资金  从财政增收部分中划出一定比例,从煤炭资源和环境补偿资金中集中一部分;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中划出一部分,并积极探索实现土地使用权由批租制改为年租制,以形成国有土地长期稳定的收入;推动公共资源资本化,从全市采矿权有偿使用改革中收入的矿业权价款,都可作为各级政府的可用财力。

  加强政府建设资金管理  政府投资主要采取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转贷和贷款贴息五种方式。健全“投资管理部门综合安排、财政部门按进度投放、审计部门跟踪监督”的投资决策机制和管理办法,建立政府资金使用后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督管理,新建项目要全部实行招标,公益性项目要全部实行代建制。建立大同市重点项目稽查机构,对政府投资的重点项目进行稽查。政府投资要体现导向性,积极探索推行BOT、TOT等投资建设模式。

  三、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规划是政府为社会提供的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之一。要改革创新规划体制,切实把规划确定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落到实处。

    完善两级两类规划体系 建立市级规划和12个县(区)规划体系,并要衔接配套,各条战线和主管部门都要编制各自的专项规划,使之更加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形成总体规划与35个专项规划功能清晰的规划体系,成为最贴近人民的规划。编制《大同市2006—2010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大同市土地利用规划》、《大同市矿产资源规划》等各专项规划要遵循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思路和原则,具体落实、细化和分解总体规划提出的任务,必须列出分年度实施的建设项目、工作任务和完成的指标,为贯彻落实总体规划目标任务提供支撑。

    强化规划的指导性和严肃性  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具有法律效力,要纳入各县区、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和重大政策,要认真贯彻落实,并在编制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时要搞好衔接。强化规划的权威性,坚持“先定规划后定项目”,避免项目决策的随意性。

    完善规划监控和调整机制 市发展和改革部门要加强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有关部门也要跟踪分析相关领域专项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向市发展和改革部门反馈意见。各部门要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在本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要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中期评估报告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经中期评估需要对本规划修订时,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