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信息分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11-08-12 08:00
标题: 大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3)
文号:
时效:

大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1/3)

发布时间:2011-08-12 08:00 来源:大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 | |

大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大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11—2015)》,根据《中共大同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衔接《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而编制,主要阐明我市发展战略,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指导县域规划和部门行业专项规划,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十一五”规划简要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攻坚克难,齐心协力,负重赶超,奋力推进“转型发展、绿色崛起”总体战略,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94亿元,比2005年370亿元增加32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6.7亿元,比2005年的145亿元净增431.7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01亿元,比2005年的133亿元净增170.01亿元;财政总收入138.42亿元,比2005年的62亿元净增76.4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55.18亿元,比2005年的20.42亿元净增34.76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6104元,比2005年的8526元净增757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63元,比2005年的2464元净增1599元。

努力振兴特色优势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我市始终坚持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通过大项目引领,园区化推进,产业转型取得突破,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到2010年全市已形成装备制造、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循环经济、冶金管材六大工业园区,中国重汽变速箱基地项目、中国化工新材料项目以及国药抗生素基地项目一期工程等一批项目已在园区开工建设。我市在大力推进非煤产业崛起的同时,对煤炭产业进行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后64煤矿有8座正常生产,17座技改开工。全市煤炭总产能1.2亿吨以上。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5:53:42调整为2010年的5.1:48.8:46.1。

重大项目全面展开,重点工程成绩显著。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实施促内需政策的契机,努力争取上级资金,全力以赴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全市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城市基础设施、农业水利、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煤电、能源等八大类、138项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1338.11亿元。同煤塔山2000万吨矿井能力提升及同忻、马道头、东周窑三个千万吨大型矿井建设进展顺利;国投云峰2X13.5万千瓦煤矸石电厂建成投产;天镇、阳高、浑源、灵丘、广灵共5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大同冀东水泥公司两条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山橡集团3万吨氯丁胶项目投产运行。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公司通过技改项目首台大功率机车已成功落车;中国化工TDI、MDI、ADI新材料项目以及国药抗生素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开工。这些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改善了“一煤独大”的单一产业结构,提高了全市的综合经济实力。。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以畜牧、蔬菜、杂粮、特色农业四大产业为发展方向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着力打造京津地区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特色农业转变。2010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299.3亿元,比2005年增加99.8亿元,增长50%。传统种植业、畜牧业稳定发展。粮食产量除2009年遭受自然灾害为5.4亿公斤外,其余年份稳定在7亿公斤左右,2010年8.35亿公斤。设施农业突破性发展,全市累计发展各类温棚6.65万栋,是2005年的5.32倍。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猛,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35户,比2005年增加55户;投资规模25亿元,是2005年的4.32倍。现代农业示范区17个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南郊、阳高、浑源3个优势农产品基地县建设圆满完成。全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198个,是2005年的5.8倍。农村基础设施工程不断改善。五年间,全市累计改善水地55.6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1万亩,新增节水面积42.06万亩,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0.2万亩,解决农村84.96万人饮水安全。应急水源工程孤山水库、唐河水库大坝顺利封顶。万泉河饮水枢纽向市自来水公司第七水厂供水2万吨/日。9座除险加固水库已顺利完工。御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十里河道(云冈景区段)治理工程以及口泉河河道治理工程(高庄至秀女桥段)完成。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五年来完成新农村试点建设85个,重点推进村619个,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明显提升。扶贫攻坚工作强力推进。全市建设国家扶贫龙头企业3家,实施扶贫移民630个村,整村推进扶持873个。五年间,全市累计完成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60.2万人,完成国家“阳光工程”职业技能培训9.2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5.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4.8%。完成了村村通水泥路、村级卫生室、村通广播电视、农村饮水安全五个全覆盖。

城市建设突飞猛进,文化旅游结出硕果。大力推进名城保护、新区开发、旧城改造和矿区提升,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的预期目标基本实现。城市道路建设里程达到380公里,旧城道路改造基本完成。御东已形成83公里道路新框架,新区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体育中心等标志性建筑奠基开工。连接御河两岸的四座桥梁中三座已通车。市政基础设施取得新突破,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205.75公里,供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水质合格率为100%。文化旅游工程全面展开,充分利用人文资源深厚的优势,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综合功能不断强化,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以恢复北魏京师为龙头,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主体,以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国家名胜风景区北岳恒山为两翼,全力打造塞上古都、大佛名城。云冈大景区建设全面竣工,完美再现了“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的恢宏历史风貌;恒山风景名胜大景区综合开发项目正全面推进;华严寺、善化寺、东城墙等工程完工。南城墙、代王府、北魏明堂、鼓楼东西街等新的“十大”修复工程正建设。市规划展览馆建成并开放。成功举办了第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和第九届中国大同国际文化艺术旅游节。五年累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358.51万人次,比“十五”增长137.57%;实现旅游总收入406.4亿元,增长336.8%。荣乌、大呼、同源、大天、浑广5条高速公路全部开工,奠定了市县一小时经济圈基础。大同机场于2006年正式建成通航并相继开通飞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航线,总投资3亿多元的飞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大同—运城—西安客运专线开工建设,大同—张家口铁路客运专线列入省部协议,全市以高速公路、航空、高速铁路为主的立体交通格局初步形成。

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局部生态明显改善。着力抓好节能减排,进一步加大对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不断推进“蓝天碧水”工程,增加天然气用户21万户,新建和改造天然气中低压管网350公里,占全市供气管网的35%。增加供热面积224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提高160%。建成东、西郊和开发区等4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为71.1%,中水回用率达到41%。空气质量大幅度改善,综合污染指数下降35.2%,居全省前列。2010年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46天,其中一级天数97天,比2009年增加10天。水环境质量也得到改善。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太行山绿化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124.31万亩、省级造林绿化9.2万亩,高速公路、省道绿化1026公里。实施了口泉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文瀛湖景观工程、御河蓄水绿化景观工程、采凉山森林公园、东城墙环城公园、十里河森林公园、智家堡森林公园、两河湿地公园等生态绿化工程。全市建成绿化覆盖面积已达341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37.46%、32.64%和7.72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由11.5%提高到15.1%,局部生态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招商引资获得新成绩。坚持保增长与促改革相结合,各项改革得到深化。全市行政审批事项由411项压缩到182项。资本市场发展力度加大,上市资源储备企业达到20户,大同机车有限公司完成参与北车集团发行A股上市。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继中国重汽、冀东水泥落地大同后,引进了中海油集团公司在左云投资1000亿元,建设煤、气、化工原料及新型材料综合型现代新型煤化工产业基地。第三届能源博览会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1414亿元、拟引资1411亿元,第五届中博会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101亿元、拟引资97亿元。

社会建设扎实推进,改善民生取得成效。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头号民生工程,投资120亿元,启动了800万平米的保障性住房建设,2010年底交付4.3万套。“十一五”期间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走在了全省前列。就业再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明显,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及农村社保等各类保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城市低保制度不断完善,9个农业县区全部实现了农村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实现应保尽保。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医疗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就医环境显著改善。我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稳固发展,城市居民健康水平逐年提高,人均期望寿命由72岁提高到73.2岁,孕产妇死亡率由43.20/10万下降到25.55/10万,婴儿死亡率由8.09‰下降到5.1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大跨越,新农合制度不断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2008年底我市已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覆盖。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教育事业跨越发展。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从“十五”末的15.56亿元增长到30.38亿元。积极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市“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99%以上,残废儿童少年入学率93%。文化、体育事业稳步发展,满足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大力实施了文化繁荣“四项工程”,大型民俗歌舞《想亲亲》获中国民间文艺大奖“山芪奖”,大型音乐剧《天下云冈》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电视文化栏目优秀大型特别节目奖。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获得可喜成绩,在第十六届亚运会上,我市选手取得两金、两银,位列全省各市之首。科技发展环境日趋优化,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累计申请专利910件,比“十五”的448件增长103%,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累计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96亿元,比“十五”99亿元增长近一倍。实施高新成果技术转化、工业科技创新、制造业信息化示范等三大科技工程,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通过镁及镁合金、煤转化及深加工、装备制造业、新医药四个科技产业基地的建设,推动了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建成国家级科技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

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切实加强了党对人大、政协的领导,积极支持市人大、政协依法履行职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依法行政的制度建设不断增强。进一步规范工程招投标制度、土地出让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坚持土地拍卖、挂牌出让,阳光作业,公平交易。行政事业单位坚持凡进必考,严把进人关,优选高素质专业人才。政治民主得到充分的发挥。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家庭开展了弘扬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活动。在全社会倡导遵章守纪、文明礼让、友爱互助的新风尚,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团体、先进岗位和先进个人。为全市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总之,“十一五”时期,我市把握重大发展机遇,经受了严峻考验,在激烈竞争中创造了发展优势,在抢抓机遇中培植了发展后劲,在改革开放中改善了发展环境,为“十二五”时期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2005

2010

增长幅度(%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370

694

87.6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11905

20925

75.8

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16019

285.1

78

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145

576.7

298

5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33

303.01

128

6

外贸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14716

56767

286

7

财政总收入(亿元)

62

138.42

123

8

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20.42

55.18

170

9

粮食总产量(万吨)

7845

8350

6.4

10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8526

16104

88.9

1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2464

4063

65

12

居民消费品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

101

104

 

13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41.5

461

 

14

农村经济总收入(亿元)

199.5

299.3

50

15

人口自然增长率(‰)

7.13

6

 

16

森林覆盖率(%

15.1

20.1

 

17

城镇化率(%

48.2

53

 

18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吨标煤)

4.01

 

 

19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

 

13.36

 

20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万吨)

 

4.4

 

“十一五”期间,我市在取得新成绩的同时,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全市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发展速度缓慢。虽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已达694亿元,比2005年净增324亿元,但增幅仍落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相对增长缓慢。“十五”末,我市在全省经济总量排在第5位,“十一五”末,倒退了三位,财政总收入排在第7位,一般预算收入排在第8位,位次逐年移后。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滞后,转变发展方式更加迫切。作为资源性城市和欠发达地区,受结构性、体制性和思维定势的影响,经济发展比较粗放。虽然一些产业园区开始建设,但分布尚不均衡,产业发展单一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第二产业在产业构成中仍居主导地位,重型产业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工业内部,受能源产品高价位运行带来的利益驱动,煤炭产业发展建设一直领先其他接续替代产业,“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仍有很大的运行惯性。

三是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民营经济总量不大。我市县域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经济的36%,财政收入所占的比例也大体相当。而我省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例一般均在70%-80%,涉农县区一般预算收入仅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0%。全市民营经济仅占总量的三分之一,低于全省平均份额。

四是生态环境依然脆弱,资源环境约束压力较重,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多年来,我市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能源及重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不足,对生态环境形成巨大压力,制约了其它产业的发展。

五是社会转型压力加大,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难度增加,社会管理创新与改善民生的工作更加繁重。拆迁与安置的矛盾依然突出。城市管理粗放,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没有根本性扭转,可持续发展能力低。在人民收入水平、教育、医疗方面既慢于经济发展速度,也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六是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人力资源建设滞后,干部队伍专业化不强,行政管理效率有待提高。解放思想不够,改革开放力度不大,对转型跨越发展的思想准备不足。

对此,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真正实现“十二五”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二、“十二五”时期的形势

“十二五”期间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未来五年我市将面临五大发展机遇。一是国内外宏观形势有利于我市发展。从国际环境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主流,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国际形势总体上有利于经济加快发展。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仍处于户快速增长期,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力度加大,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总体上有利于我市加快发展。二是国家将强有力地支持中部地区崛起。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又批准山西省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对山西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利于我市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为实现新一轮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三是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供给格局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随着国内经济的回暖,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将会继续增强,我市仍具有明显的经济比较优势。四是我省提出“转型跨越发展”总体要求和“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布局,努力建设一批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宜居城市和旅游商贸城市,为我市转型发展、城市化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五是我市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将在新能源建设领域出现突破性进展,在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中占据新的发展先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非煤产业,达到延长产业链、精细开发资源的目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广阔的优势,大力引进大型项目落地,以置业低廉的机会成本吸引国内外客商入市投资,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利用人文资源深厚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优化城市形象,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发展跨区域合作,扬长避短,实现共赢。总之,“十二五”期是大同“破蛹化蝶”的重大机遇期,我市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总的发展趋势将表现为九大转型:产业发展将由单一煤炭结构向新型多元稳固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经济增长将由国有经济主要支撑向国有、民营多种经济成分共同支撑转型。发展方式将由高资源消耗、高能耗、高污染型增长向精细、集约、低碳、绿色、稳健增长转型。发展动力将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型。对外开放将由低水平开放向全方位开放转型。体制改革将由初步的市场经济体制向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空间布局由一味重视城镇发展向城乡一体化、县域经济大发展转型。发展导向将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向转型。城市资源开发将由依重自然资源开发向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共同开发转型。

第二章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省委、省政府“转型跨越发展”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转型发展、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和“三名一强”奋斗目标,抢抓我省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机遇,以大项目引领、园区化推动,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推进发展方式战略性转变,进一步推进经济社会战略性跨越,着力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全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绿色低碳新能源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国际旅游终极目的地,努力把大同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生态宜居、富裕文明的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强市,成为京津冀蒙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

二、基本要求

坚持把转型跨越发展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发展。

坚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主要途径。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推动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使经济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轨道上来。

坚持把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作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基本方法。立足发挥比较优势,以项目建设为龙头,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率先发展,带动其它行业、领域各展其长,共同发展。

坚持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增强利用省内外、国内外各种资源的能力,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处理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与维护稳定的关系,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问题,把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和发展,调节收入分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使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9%,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9%,就业持续增加,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跨入全省前列,再造一个新大同。

经济结构明显优化。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带动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驱动经济增长的要要素投入结构更趋势合理,多元支柱的格局基本形成,园区经济取得明显成就,县域经济总量提升,民营经济比重大辐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北方重镇地位进一步巩固,形成以主城区为核心、周边县城和中心镇为卫星城镇的大同都市区。县域和重点镇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城镇化率60%以上。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1%。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就业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普遍提高,人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明显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突破。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拓展,招商引资取得新的突破,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2  “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2010

2015

年均增长(%

属性

 

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694.33

1521.56

17

预期

 

工业增加值(亿元)

285.1

709.4

20

预期

 

2

地区财政总收入(亿元)

138.42

330.31

19

预期

 

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55.18

131.65

19

预期

 

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576.7

1831.48

26

预期

 

4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

2.9

控制在4

预期

 

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03.01

753.98

20

预期

 

6

粮食总产量(亿公斤)

8.35

8

-

预期

 

7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46.1

50

3.9

预期

 

8

服务业就业比重(%

40左右

预期

 

9

城镇化率(%

53

60

7

预期

 

10

传统产业新型化率(%

70

预期

 

11

外来直接投资(省外+国外)(亿元)

——

15

预期

 

12

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5.68

——

13

预期

 

人力资源和自主创新

13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0.979

1.577

0.6

预期

 

14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件)

0.128

0.255

0.12

预期

 

15

高新技术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7.13

12

5

预期

 

16

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人数(人)

21

34

预期

 

17

主要劳动年龄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9.5

11

1.5

预期

 

公共服务与人民生活

18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63.6

84

20.4

预期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1

95

4

约束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85.2

90

4.8

预期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28

38

10

预期

 

19

省市县三级公益文化设施达标率(%

50

80

6

预期

 

20

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32

45

8.13

约束

 

21

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33.1

116

70.1

约束

 

22

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85.69

100

14.31

约束

 

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122.6

132

7.6

约束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37.3

全覆盖

约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91.6

97.5

1.18

约束

 

23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

64

95

8.2

预期

 

24

城镇登记失业率(%

3.5

5

0.3

预期

 

25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4.48

35

1.36

预期

 

26

五年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万人)

12.6

13.5

1.4

预期

 

27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万套)

11.56

29.05

约束

 

28

财政对科技、教育、农业投入增长幅度

高于支出增幅

预期

29

人口自然增长率(‰)

6

6.5

-

约束

残疾人康复覆盖率(%

61

100

7.8

预期

3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6104

32390

15

预期

3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4063

8200

15.1

预期

32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亿元)

0.12

0.3以下

-8.5

约束

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人/百万吨)

0.3496

控制在0.2以下

-5.8,-26.6

约束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十万人)

1.6

控制在3.0以下

约束

万车死亡人数(人)

1.51

控制在5以下

约束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33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5.25

-3.5

-16.3

约束

34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约束

35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30

约束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平均耗水量(立方米)

75

53

-4.4

约束

36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

0.45

0.53

3.3

预期

37

煤炭资源回收率(%

70

80

10

约束

38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62

70

8

约束

39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约束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

1.5

2.36

11.8

约束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

2

1.92

10

约束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

1.5

2.19

10.95

约束

氨氮总排放量减少(%

1.5

1.83

9.15

约束

烟尘排放总量减少(%

2

2

10

约束

粉尘排放总量减少(%

2

2

10

约束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40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CO2排放降低(%

10

左右

约束

41

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

80

99

19

预期

42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65

99

34

预期

城市污水处理率(%

76

99

23

预期

43

耕地保有量(万亩)

558

553

-0.18

约束

44

森林覆盖率(%

20.1

25

4.4

约束

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

443.47

516

3.07

约束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7.46

42.5

1

预期

 

注: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地区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来直接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城乡居民收入绝对数按2010年价格计算,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节能减排等指标因省尚未下达,我市先以全省平均数据安排,待省上下达具体指标后,再做修正。 内为五年累计数。


第三章 优化生产力布局 构建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基础

一、完善城镇空间布局,打造城乡一体化格局

根据全省“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空间布局框架,结合我市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和城镇发展条件,坚持“空间集聚、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8个大县城为中心,以10个小城镇为重点,采取“大县城”建设模式,通过产业集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和政策优惠,大力推进人口向县城集中,壮大县域中心城镇规模;择优发展特色鲜明、具有产业支撑的中心镇,积极推进县域人口与经济布局的空间集中化进程,形成连动推进一体化的城镇化格局。

(一)中心城区形成“主副双城”的发展空间结构

城市总体规划区范围调整为城区、矿区、南郊区、新荣区四个行政辖区及大同县,总面积约3583平方公里。大同市中心城区位于大同盆地,西北方向为山区,南部与朔州市接壤,发展用地受限,东部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方向。现行总体规划实施以来,中心城市已经形成“一轴双城”(城区和御东区形成“主城”)、“主副双城”(“主城”和口泉区“副城”)的城市未来发展空间结构,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空间格局。为加强“一轴双城”和“主副双城”之间的绿色隔离,保留连片农地、水面、山体等生态空间,形成依山傍水而建的城市绿色格局。各组团高效集约利用土地,因地制宜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二)依照城乡一体化格局,打造五级城镇体系

到“十二五”末,我市人口总量控制在340万以内,人口综合增长率不超过9‰,大同主城区常住人口160万左右,其它区域城镇人口45万左右,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

我市将依照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进行城镇体系的布局和建设。以建设晋北区域中心城市和“三名一强”城市为目标,坚持发展特色城市,摆脱“千城一面”的呆板模式,努力开拓御东新区,精心复建古城区,完善整治旧城区,使主城区成为全市的核心区域。优先发展主城区和县城,择优培育重点镇,努力促进工矿点转型,积极妥善地推进大同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引导城镇群体的协调发展。

根据大同市各城镇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交通条件等各方面的发展基础,市域空间分布的完整性以及各城镇的发展潜力和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规划大同市域形成5级城镇:市域主中心——市域副中心——各区县中心——重点镇——一般镇。

市域主中心主要指大同市主中心,包括城区、口泉区和御东区。以市域主中心为发展源,向三大发展轴延伸,打造出功能有别、功能互补、功能齐备的城镇体系。向东、东北方向打造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同县、阳高县和天镇县,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农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向东南方向建设浑源县、灵丘县和广灵县。重点发展旅游业、农牧、林业。向西南方向开发矿区、南郊区和左云县,重点发展煤基产业、商贸流通、房地产等服务业。而三大主轴交汇的主城区要大力发展信息、金融、物流、科技、咨询等现代服务业。

区域副中心,是市域范围内的次中心城镇,是主城区辐射市域的重要交通要道和生产要素聚集的主要节点。包括龙泉镇、永安镇、云兴镇等。市域副中心可以疏解市域中心的人口、交通的压力,成为市域主中心的卫星城。

区县中心城镇,是城乡经济结合部,是县域经济的中心,同时也是本区和县的行政中心,具有协调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缓冲人口过度向城区集中等多种功能。要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包括新荣镇、四老沟—雁崖街组团、西坪镇、玉泉镇、壶泉镇、武灵镇等。

重点镇是除区县驻地外的25个建制镇,是带动周围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要大力建设基础条件好、经济实力强的倍加造、罗文皂、周士庄、王官屯、谷前堡、王庄堡、东河南、堡子湾等镇,使之城为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纽带和桥梁。

一般镇包括重点镇外的建制镇及改造后的部分工矿点,是从事农牧业、矿业广大地域人口的聚集地,建设好一般镇和工矿点,为走向城乡一体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优化土地空间布局,高效集约利用土地

(一)优化土地功能分区,严格禁止开发生态脆弱地区

我市将形成“一心三叶”风车形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城市发展空间格局相互契合。一心就是中心城市建设发展区,包括城区、御东新区、南郊区和大同县中西部。该区域建设用地集中,非农业人口密集,用地需求量大。要重点开发御东新区,限制开发主城区周边地下水超采区等。禁止对机场净空控制区域、赵家窑水库、文瀛湖水库、云冈国家森林公园和云冈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区域进行开发。充分利用山水湖泊等自然景观打造宜居城市。三叶分别是:东北部农业发展区包括阳高县、天镇县和大同县南部等地。要加大对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对城镇和工矿用地集约使用。西部矿业开发经济区包括矿区、新荣区、左云县及南郊区西部。本区重点开发塔山工业园区,限制对采煤沉陷区开发,禁止对水土流失防护区和土地沙化防治区进行开发。东南部生态旅游涵养区包括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等。该区域以农、林、牧及旅游业综合开发为主,是全市重要的生态防护组团,有多个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因而本区内城镇建设用地不做大规模扩展,地方工业和乡镇要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并避让水源保护区、旅游风景区、文物保护区和生态防护用地。

按照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划分五个土地利用功能分区,制定严格的管制规则:一是城镇发展区。区域面积68332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4.85%。区内土地主要用途为城镇工矿建设用地,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行业用地标准,确保集约利用。二是基本农田集中区。面积404395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8.68%。区内的耕地不得闲置、荒芜,不得破坏和污染区内土地,不得在区内进行挖沙、采石、取土、采矿等破坏基本农田活动。三是一般农业发展区。面积42000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9.78%。区内园地主要用于开发果园及其服务设施使用,不得转变为非农业用途。鼓励本区空置闲散农村居民点进行复垦转为耕地。四是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面积12000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5%。严格禁止区内污染企业的发展。禁止开发建设与水源保护无关的项目,严格限制自然保留土地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内的土地利用活动类型和强度。五是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面积397474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8.19%。区内土地必须服从保护需要,严格执行保护区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生产建设活动,严格禁止区内污染企业的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在水源地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要禁止开发。

(二)搞好建设用地布局,注重集约使用土地

在土地利用中,建设用地是核心环节。一是优化五级城镇体系建设用地。重点拓展御东新区城市建设用地,盘活城区与矿区存量建设用地,确保主城区建设用地需求。东北轴以阳高县为区域中心城镇、沿张大公路,108国道,大秦铁路、京包铁路走向,连接主城区,作为主城区辐射市域的桥梁与纽带。东南轴以永安镇,武灵镇为区域中心城镇,沿大五公路、京原铁路走向,安排城镇体系建设用地。西北轴以口泉镇、新荣镇、云兴镇为县区中心镇,依托109国道、208国道、201省道与北同蒲线等交通干线,重点建设三区县所在地的建制镇。城镇体系建设用地,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较重,尤其是京大、大运通道沿线,需优化开发,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严控制一般性传统产业项目,不再布局煤炭、冶金、化工、水泥等项目。二是工业用地集约化布局。工业用地布局逐步由分散向空间集聚转变,空间集聚向内涵集聚转变。工业用地进行集约化布局。大力培育产业集群,形成高效的工业组团,提升工业用地效益。加大现有工业用地清理力度,充分挖掘潜力,及时处置盘活。工业配套用地中的经营性用地,要按规定实行招拍挂加以出让。关于工业用地,是现有高耗能较强、人口密度较高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要重点加以开发,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在煤、水和土地资源相对富集区,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等资源深加工产业。三是居民点用地布局。加强农村宅基地的管理,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引导农村村民住宅有规划、有计划地向镇和中心村集中。集镇和村庄建设坚持集中紧凑,鼓励用地挖潜。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引导农民居住向社区化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居住环境质量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四是基础设施用地布局。以大同市中心城区为核心,京包、大秦等电气化铁路,多条支线纵横交错,京大、大运、得大、大呼和环城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干线和农村公路形成地面网状交通体系。“十二五”期间,规划新建扩建铁路、公路,新建引黄水利工程,新建电力,风电等20余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