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35200057/2023-00031
信息分类: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 2023-03-03 16:10
标题: 关于印发《大同市2023年“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号: 同文旅发〔2023〕25号
时效:

关于印发《大同市2023年“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3-03 16:10 来源: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
| | | |

关于印发《大同市2023年“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文化和旅游局、财政局,市直各有关单位:

根据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山西省财政厅印发的《山西省2023年“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实施方案》通知要求,为组织指导全市文旅与财政等部门以及各级文艺院团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演出任务,结合我市送戏下乡工作实际,市文化和旅游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大同市2023年“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实施方案》,现予印发,请各地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请各县(区)文化和旅游局、财政局按照方案要求于3月2日前将本地区演出计划(时间、地点、场次、承接院团等相关信息)和演出补助经费落实情况(即附件5、6)联合报送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大同市县(区)市级送戏下乡演出申请表(附件7)报送市文化和旅游局。实际工作中,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反馈。


附件:大同市2023年“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实施方案


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

大同市财政局

2023年2月21日


(此件主动公开)



2023年“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实施方案


“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是省政府2023年的“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之一,也是我市实施的民生实事之一,此项民生工程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为民情怀。自2017年“免费送戏”实施以来,着力解决农民看戏难的问题,连年超额完成演出任务,丰富了基层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增加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人民群众参与热情日益高涨,已经成为我市家喻户晓的文化惠民品牌。为组织指导全市文旅与财政等部门以及各级文艺院团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演出任务,结合实际和已有工作经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惠民工作部署,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鼓足全市人民“奋斗两个五年,跨入第一方阵”的精气神,为全方位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导向,服务大局。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免费送戏下乡进村”,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政府主导,利民为本。充分发挥各级人民政府的主体作用,将“免费送戏下乡进村”统筹纳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布局,采用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持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

3.因地制宜,分类提供。坚持实事求是,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分布、文化特点等,合理安排演出场地和场次,有针对性地提供符合老年人、妇女、儿童等不同群体需求的文艺节目,让广大群众真正受益。

4.整合资源,提升效能。注重各级各类文艺资源的统筹和整合,鼓励和吸引各级各类文艺院团和相关社会团体参与服务,建立和完善群众需求反馈机制,加强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评价,提高工作质量水平。

(三)工作目标

2023年在全市开展“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演出,不断完善免费送戏下乡进村工作机制,推动惠民工程制度化、规范化、可持续化开展,既增加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又激发文艺院团创作和演出活力,培育农村演出市场。“免费送戏下乡进村”的惠民效益日益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二、主要内容

(一)时间安排

根据区域内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体安排和农民的观赏习惯,合理安排演出时间。尽量安排在重要传统节日、节假日和重大节庆活动期间,错开农忙、自然灾害和当地举办其他重大活动的时段,要统筹协调、同步推进疫情防控和惠民演出,确保惠民演出按照序时进度有序推进。

(二)实施主体

全市各级文旅部门为惠民工程实施主体,负责组织、规划、采购、督导、考评等工作。承接主体一般为各级艺术表演团体。承接主体除符合法定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领取《营业性演出许可证》2年以上(含2年)的我市文艺表演团体,社会信誉和演出信誉良好,无违法违规经营记录,具有一定规模,演出器材齐备,演出阵容整齐。

(三)演出范围和受益人群

演出主要面向全市农村地区群众开展,优先安排观看群众多、受欢迎程度高的乡村,在时间与地点安排上,要注重与当地节庆民俗相结合。要注重发挥文化在助推乡村振兴中的特殊作用,并向重点帮扶地区、革命老区倾斜。

(四)主要举措

1.免费送戏下乡进村。市县两级联动,按照百姓点单、基层报单、部门派单、主体接单、群众评单、政府买单“六单”模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精准对接,通过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向基层免费提供演出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送到百姓家门口,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

2.因地制宜实施。结合农村实际和当地群众需求,选择适合农民观看的优秀文艺作品进行演出。节目以戏曲作品为主,可以是整台演出,也可以是主流剧种的名段集萃,同时要兼顾本土稀有戏曲剧种的演出传承。演出依托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文体广场和其他具备条件的公共服务设施场地,就近为群众开展服务。在村落密集的地区,鼓励联村演出。偏远分散的小型村落,可采取小分队形式灵活安排。

3.创新服务形式。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免费送戏进景区”演出,拓展文旅融合惠民新形式,让当地群众和游客共享免费公共文化服务。在高质量开展现场演出的基础上,探索提供依法合规的网络直播服务,让“免费送戏”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三、任务分解

根据各县(区)人口、资金、院团等方面情况统筹安排全市基本演出任务(任务分解表见附件1)。市本级演出任务直接下达市级文艺院团和相关单位;各县(区)文旅部门要统筹本区域内演艺资源,形成具体、详细的实施方案。在完成基本演出任务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当地文艺院团拓展商业演出空间,鼓励各级积极探索“以送促购”模式,不断提升院团闯市场能力,增加演出院团收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组织管理

(一)明确职责任务

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财政局负责指导和支持各地开展“免费送戏下乡进村”工作,共同推进落实。各级文旅部门具体负责“免费送戏下乡进村”的规划实施和组织管理,根据任务指标,落实本级演出任务。各级财政部门按照财政分级负担的原则,负责保障本级“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演出经费,并将经费及时安排、拨付到位。

县级文旅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制定本地工作方案,根据任务指标,落实本县演出任务。无剧团的县可购买邻近县(区)院团的演出。

(二)规范采购程序

“免费送戏下乡进村”应纳入各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组织采购。市、县两级文化和旅游、财政部门应参照《山西省省级购买公共演出服务方案(试行)》、《山西省省级购买公共演出服务实施细则(试行)》拟定具体办法,并严格执行。确定承接主体后,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要与其签订购买合同,并报当地财政局备案。

(三)抓好实施环节

各级文旅部门要按照《山西省“免费送戏”工作审核检查办法》,健全督导检查和绩效评估机制,依托“免费送戏”线上管理平台和第三方机构,加强对实施过程的数据监测和过程管理,确保惠民工程按照年度过半、任务过半(半年至少完成40%的任务)的序时进度积极推进,确保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同时,要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将考核结果与任务分配、资金安排、人员奖惩等挂钩。

(四)保证演出质量

各级文旅部门要精准对接群众实际需求,结合“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和观赏性”的原则,研究确定免费送戏下乡进村的剧(节)目目录。各演出院团要进一步加强与演出地的密切协作,做好送戏的对接、组织、宣传、服务等各项工作,精选节目、安排骨干进行演出,加强演出过程管理,确保演出质量。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政治站位

各级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充分认识“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服务群众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统筹协调、同步推进疫情防控和惠民演出,既履行好防控责任,又扛起文化惠民责任,确保按时、有序、高质完成年度任务。在完成好2023年免费送戏基本任务的基础上,各地要力争多送戏、送好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完善经费保障

各级财政要对“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给予积极支持。为保障演出需要,可根据演出计划和补助标准提前预拨部分补助资金,年底据实结算。对文化类的项目结余资金,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后,可合理统筹用于演出补助。各级文旅部门要根据演出计划,及时组织采购活动、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保障演出任务和效果。

(三)确保演出安全

各级文旅部门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要认真履行审批程序,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安全预案,确保“免费送戏下乡进村”顺利实施和观众安全观演并组织演练;要督促指导演出团体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规定,做好防疫工作,确保“免费送戏下乡进村”顺利实施。

(四)扩大宣传推广

各级文旅部门要加大对“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的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特别是微信、微博、头条、抖音等各类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演出信息,广泛宣传免费送戏下乡进村的重要意义、重点演出、成功经验和群众反响,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要注重培育先进典型,对于一些好的做法、事迹、成效要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广泛宣传,并及时将有关典型材料向市文化和旅游局报送,以便在全市范围内推广。

附件:

    附件1 “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惠民工程全市演出任务分解表.doc

    附件2 “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演出任务申报表.doc

    附件3 “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演出公告.doc

    附件4 “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演出群众满意度调查表.doc

    附件5 “免费送戏下乡进村”演出计划表.doc

    附件6 “免费送戏下乡进村”资金落实情况表.doc

    附件7 大同市 县(区)市级送戏下乡演出申请表.doc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