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信息分类: 图片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5-11-04 17:19
标题: 霜落古都秋意盛
文号:
时效:

霜落古都秋意盛

发布时间:2025-11-04 17:19 来源:大同日报
| | | |

   霜降时节,大同的深秋展现出迷人姿态,居民楼下、口袋公园、古城墙畔、护城河边……一片片霜叶、一抹抹斑斓,渲染出城市秋日的美丽画卷。

此刻,不妨跟着记者的脚步一起去赏别样秋景,感受古都的生态温度与文化韵味。

古城秋意浓举步皆美景

秋风拂过,融合了多个朝代建筑风格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大同古城染上一抹醉人的秋色。阳光洒进古城,五彩斑斓的落叶、澄澈的大同蓝与青砖黛瓦、翘角飞檐相映衬,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不少游客特意错峰而来,只为寻觅最静谧、最本真的秋色。

走进城墙带状公园,红色的海棠果、黄色的国槐叶、绿色的松针交相辉映,与气势雄壮的古城墙融汇,构成一幅动人的秋色。不时有游客举起相机不停拍摄,生怕错过任何一处美景。

天津游客张先生说,早就听闻大同古城秋色迷人,便携爱人一同前来。“哇,这叶也太美了吧!快给我拍张照片。”张先生爱人听着禅意悠悠的风铃声,看着银杏树金黄如瀑,落叶与红墙青瓦、飞檐斗拱相映,觉得古刹更加迷人。

在东南邑历史文化街区,青砖黛瓦在阳光照耀下格外宁静祥和,路边的树木换上“秋装”,一阵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几片泛黄的叶子打着旋儿从枝头飘落,静静地躺在青石板路上,游客们漫步其间欣赏美景,好不惬意。

傍晚时分,夕阳将古城染成一片金红色。游客们站在城墙上俯瞰,感受着秋风拂面,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来自河南的郭先生举起相机拍照,兴奋地说:“我多次来过大同,但这个季节还是第一次来,没想到古城的秋色这么美!”郭先生说,古都大同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四季之美各有千秋,秋日里的美更让人流连忘返。郭先生的同伴也深有感触:“是啊,这里的秋色不仅美,而且还充满了历史的韵味,有机会我还要来。”

看着眼前的景色,游客们心中充满感慨。大同古城的秋色,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一种文化的传承。

口袋公园里处处有诗意

早晨7时30分,平城街旁的巷口热闹起来。晨练的张女士攥着太极剑,拐进首善医院旁的口袋公园——那里新增一片槐树、银杏树,风一吹,叶片落在青石板路上,吸引不少市民来“打卡”。

“市二医院搬走后,这里虽然保留了建筑,但是并没有公园。如今修成了建筑+多种植物的口袋公园,植被丰富多彩,老邻居晨练、唠嗑有了地方,秋天看银杏也方便。”张女士笑着说。不远处的长椅上,一对老夫妻并肩而坐,老爷爷用手机给老伴拍照。

这处街巷景致是我市口袋公园的缩影。这段时间,市区多处口袋公园呈现秋景:南环路旁的口袋公园植物丰富,叶片有红、橙、黄、绿等颜色,分外好看;向阳街路口的小公园,老槐树落下满地叶子,路过的外卖小哥不禁停车拍照。

正午,御河西路旁的口袋公园人流量增加。学生放学走进公园,不时捡起地上的树叶,仔细辨别种类;附近商铺店员也来散步,一位穿着工作服的女士说:“不用特意去郊区,下楼拐弯就能见到秋景。”

午后的阳光穿过叶隙洒下斑驳光影,几位老人坐在花池边晒着太阳聊家常,十分惬意;位于红旗街巷子里的一处口袋公园更显精巧,青砖铺就的小径旁种着菊花,虽已到了深秋仍有零星花朵绽放,与周围黄色的杨树叶相映,路过的几位女士凑在一起,以花和落叶为背景,拍起了合影。

这些口袋公园由闲置空地改造,无气派大门和醒目招牌,却将秋景融入街巷生活。如今在大同,随处就能遇见这类口袋公园。常去口袋公园的老人说:“家门口、街巷里‘小而美’的秋景,更耐看、更暖心。”

文瀛湖景区游园享惬意

25日下午,文瀛湖风景区暖意融融,湖岸北侧的芦苇荡随风摇曳,银白色的芦苇花在阳光下泛着柔光,不少市民趁着周末前来赏秋。

“您往这边站,把芦苇和湖面都拍进去,光线正好!”在沿湖栈道旁,市民李女士正帮老姐妹调整拍照姿势,手里的相机已存了十几张芦苇荡照片。“我家住富力城小区,早上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文瀛湖的秋景,就约着姐妹们过来了。”李女士说,“夏天来这儿是看绿,秋天芦苇荡的颜色比照片里还好看,走在栈道上都觉得心里亮堂。”

记者沿栈道向北走,阵阵微风裹挟着芦苇的清香扑面而来,成片的芦苇秆呈白黄色,蓬松的芦苇花随风轻舞,不少市民或驻足拍照,或漫步赏景。“平时在单位对着电脑,周末来这儿吹吹湖风、看看芦苇,感觉浑身都放松了。”正在拍摄短视频的王先生说,“我要把这美景发给外地的朋友,让他们也看看咱大同的秋日风光。”

公园内的小岛更是聚集了不少游客。下午4时许,市民张女士推着婴儿车,指着湖面说:“宝宝你看,那几只小鸟正在找吃的呢!”她告诉记者,每周都会带孩子来文瀛湖风景区,“秋天的湖边不冷不热,孩子能认识鸟、看植物,我也能跟着散散步,一举两得。”

傍晚,夕阳为天空披上橘红色外衣,湖面映着霞光,芦苇荡也染上暖金色,“半湖碎金半湖蓝”的景致格外迷人。在景区出口处,卖烤红薯的摊主忙着称重:“这两周来买烤红薯的人特别多,都是逛完公园的市民,大家拎着热红薯,看着秋景,都说这才是秋天该有的样子。”

口泉植物园秋景醉游人

口泉植物园内,不同树种的秋叶历经霜染,从浅黄到深橙、从绯红到赭褐,层层渐变间尽显生态之美,呈现出一派迷人的景致,成为市民休闲赏秋、亲近自然的热门打卡地。

清晨,薄雾尚未完全散去,阳光透过疏朗的枝叶洒下斑驳光影,植被少了盛夏的繁茂,多了份清雅。漫步在园区主干道,两侧的白蜡树、梧桐树换上金黄的盛装,微风拂过,树叶簌簌飘落,铺成金色“地毯”,踩上去沙沙作响;火炬树绽放出热烈的红与橙,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绚丽的画卷,不少市民驻足拍照,定格美好瞬间。

园区中央的水景区域更是秋意浓郁。湖边的垂柳虽已泛黄,却仍摇曳生姿,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形成“树在水中生,水在林间流”的诗意。绿头鸭从湖面游过,激起层层涟漪,为静谧的画面增添了灵动气息。几所幼儿园组织小朋友在此赏秋、捡树叶,孩子们捧着形态各异的落叶欢呼雀跃,老师则在一旁讲解植物知识,欢快的童声为秋日增添了活力。

为让市民更好地感受深秋景致、学习生态知识,园区加强植被养护与环境整治,还在不同树种区域增设了科普标牌,标注树木名称、生长习性及秋叶变色原理。“我们特意保留了部分自然落叶区域,让市民沉浸式体验秋日美景。”园区管理处工作人员说。

“每年秋天我都会来这里,看着树叶从绿到黄再到红,感觉特别治愈。”市民王女士说。园内步道上,不少市民迎着秋风悠闲漫步,呼吸着清新空气,享受着城市绿肺带来的自然与运动结合的惬意。

桑干河秋色生态美如画

桑干河迎来秋日最佳观赏季,河谷湿地、岸边林木、澄澈河面与南迁候鸟相映成趣,独特的自然景致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感受这份生态之美。

秋日的桑干河景致,层次丰富且独具韵味,主河道水流平缓开阔,河水清冽见底,倒映着两岸的斑斓树影与高远晴空,浅滩处水流渐缓,露出大片河床,水草轻轻摇曳,偶有小鱼穿梭,为河道增添了几分灵动。沿岸的杨树林、柳丛已经换妆,金黄的杨树叶随风轻舞,飘落河面随波逐流,层层叠叠的色彩沿河岸铺展,直至与天边相接。湿地深处的芦苇荡褪去青绿,换上苍劲的枯黄,秋风拂过,芦苇花随风飘荡,如白絮般落在水面,与远处的河湾、孤岛构成一幅静谧悠远的天然画卷。

随着天气转凉,南迁的候鸟陆续抵达桑干河湿地,成为秋景中最鲜活的一笔。灰鹤集群在浅滩踱步觅食,不时展开翅膀低飞盘旋;白鹭在芦苇丛边亭亭玉立,伺机捕食水中鱼虾,洁白的身影在枯黄芦苇与湛蓝河水间格外醒目;傍晚时分,雁群常以“人”字或“一”字队列掠过河面,清脆的鸣声在河谷中回荡,与岸边的秋景相得益彰。

如画景致引来八方游客,不少人沿着步道前行,沉浸式感受河谷秋韵,用手机、相机记录下河水、树影与候鸟同框的美景,不时交流拍摄心得,欢声笑语萦绕岸边。“没想到桑干河的秋色这么有层次,水清、树金、鸟灵动,每一处都是风景。”北京游客张先生一边展示刚拍的照片,一边赞叹。

摄影爱好者们则早早抢占了最佳机位,“长枪短炮”对准河面与湿地,静静守候候鸟起飞、盘旋的精彩瞬间。“桑干河的秋景有山有水有候鸟,光影效果特别好,每年都能拍出不一样的效果。”连续多年来此拍摄的陈先生说。

小区秋色美出门见秋韵

又到了层林尽染的最美赏秋季,大街小巷的“底色”变得五彩斑斓。人们呼朋唤友外出赏秋,欲觅秋景几缕。许多市民发现,家门口的秋景分外美丽:窗外成片的枫树红了,家门口变得色彩绚丽,一仰头尽是蓝天白云,斑斓秋色正在每个角落延伸,身边景致愈发醉人。

水泉湾·龙园小区居民陈女士最近发现,小区比平时多了几许秋韵。窗外多了一抹金灿灿的黄色,楼前的一排枫树迎来最佳观赏期。依窗而望,小区褪去了夏天的绿色,换上金色的“秋装”。秋风拂过,片片黄叶打着旋儿轻轻飘落,光影变幻令人心醉。

陈女士说,小区种植了各种草木,夏季枝繁叶茂,能挡住明晃晃的阳光。树上鸟啼虫鸣,居民散步、赏景,非常惬意。进入秋季,深绿、浅黄、金黄等各种颜色让小区变得五彩斑斓,既魔幻又富有诗意。

“我们小区也很美,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亭台轩榭、草木葱茏。”铂悦城小区居民张女士说。随着天气变凉,原本郁郁葱葱的植被悄然发生了色彩上的变化,泛着黄色或红色,透着浓浓秋意。植被未覆盖的空地上,“见缝插针”设置了休闲座椅、健身器材,不时有居民在健身器材上锻炼,抑或悠闲散步,感受秋天的美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美丽的园林景观成了小区的标配。近年来,上水湾·龙园、兴云揽御、文瀛御湖湾、上华琚等楼盘打造的社区园林景观都独具特色,每个小区景观都有各自的主题,或新中式、或法式、或西班牙风格等等,为居民带来视觉享受与居住舒适度。市民张先生说,又是一年赏秋季,居民无需远行,只要走到庭院里,观察身边的一花一木,会发现最美的秋景就在身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