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信息分类: 其它规划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18-01-16 14:34
标题: 关于印发大同市贯彻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十三五”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号:
时效:

关于印发大同市贯彻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十三五”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8-01-16 14:34 来源: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 | | |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局、委、办,各有关企业:

《大同市贯彻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12月28日

大同市贯彻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山西省贯彻落实<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工作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17〕55号)精神,发挥我市在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的应有作用,推动我市加快经济转型,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深化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有机结合,深入实施“136”发展战略,将我市打造成为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市,山西能源革命先行区,京津地区绿色能源供应基地,京津冀晋大数据聚集基地,区域性绿色金融中心,晋冀蒙长城金三角区域物流中心,国际性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山西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二、重点任务与分工

(一)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构建现代化、网络化、高品质、服务企业生产布局的基础设施体系。

1.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沿京津冀长城经济带,构建人物分离、多层次、立体式、便捷化、高效化、智能化、一体化的现代城际交通运输网络。实现客运枢纽体系契合城市中心体系、货运枢纽体系衔接产业布局。重点建设大同至张家口、大同至原平高速铁路。整体谋划、分步推进乌兰察布—大同—保定高速铁路建设。推进开放口岸建设,尽早建成大同航空口岸。加快推进大同国际陆港建设,围绕我市优势产业建立具有沿海口岸功能的“口岸作业区”,形成航空口岸与铁路口岸为依托,综合保税区与口岸作业区互相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口岸开放格局。打造晋冀蒙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全国性综合交通中心建设。(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口岸办、大同云冈机场)

2.着力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与大水网相配套的县域小水网建设。实施四库两河一管线联通工程,大力提升大同核心供水区水资源的配置能力。着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强化地表水水网配置体系建设。继续推进十里河入御河交汇处生态湿地工程建设。尽快完成御河城区段(得大高速桥—京包铁路桥)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启动桑干河、大清河流域生态修复保护工作,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继续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水务局、市发改委)

3.提高能源保障水平。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争当山西能源革命的尖兵。继续完善《大同市新能源十三五规划》,加快编制完成《大同采煤沉陷区光伏发电基地发展规划》、《大同市分散式风电发展规划》、《大同市地热能利用规划》、《大同市清洁供暖规划》、《大同市新能源装备制造发展规划》。科学整合风、光、土地等资源,开发低风速风资源,有序发展晋北煤电基地,积极推进晋北风电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大同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到2020年,煤电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新能源总装机达到1000万千瓦,其中:风电500万千瓦,光伏490万千瓦,生物质等其它新能源10万千瓦。(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煤炭局、市经信委)

4.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城市宽带网络建设,形成大容量、高速率、光传送、全覆盖的光纤传输网络和无线宽带网络。推进“三网融合”,实施“宽带乡村”工程,积极推广光纤网络到行政村,逐步扩大移动宽带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覆盖范围。(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

(二)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现代城镇体系。

1.积极推动建设大同都市区。以强化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为重点,加快构建高铁、公路、航空、轻轨等立体式网络体系。以建设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市为抓手,加快人才、资金、企业等优势资源的聚集,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新兴产业加速落地、生活方式低碳转变。以建设国际旅游城市为方向,加快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环境整体提升,推动旅游景点抱团运营,打造智慧旅游一卡通,构建周边旅游一体化发展链条。以实现生态文明、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格局为目标,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质,大力推进城市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网和城市道路、园林绿化、地下综合管廊等设施建设。建成晋北城市群龙头城市,打造对接京津冀的桥头堡。(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旅发委、市住建委、市规划局)

2.增强县城及重点镇的城镇化承载力。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加强县城及重点镇的公共供水、道路交通、燃气供热、信息网络、分布式能源等市政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强化城镇化过程中的节能理念,提高城镇供排水、防涝、雨水收集利用、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提高县城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加快重点镇垃圾收集和转运设施建设。推进县城集中供热全覆盖。选择基础条件好、发展动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县城先行开展“大县城”试点,建设形成数量合理的强县大县,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土地集约化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市政管委会、市公安局、市环保局)

(三)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地区发展新活力。

1.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化解煤炭产能过剩,控制煤炭生产规模,做好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工作。将煤炭去产能和提升先进产能占比结合起来,通过减量置换、兼并重组等途径提升先进产能的占比。严格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审批管理,规范煤炭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杜绝新的过剩产能产生。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把去杠杆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结合起来。通过推进农民工市场化进程,扩大住房租赁市场需求,有效化解商品房库存。全面落实《大同市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实施方案》,打好简政放权、正税清费、金融扶持、让利奖补“组合拳”。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努力补齐发展短板。(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煤炭局、市经信委、市国资委、市金融办、市房管局、市扶贫办)

2.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立足大同实际,制定和完善国企国资改革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着力解决国有企业股权集中、创新能力不强、负债率高、行政化色彩过浓、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全面完成市属企业公司化改制,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新增和置换的国有资金资本主要用于支持转型发展。盘活城市存量国有资产。规范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向管资本转变,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继续推进经营性国资企业集中监管。做好国省属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的剥离,逐步解决好厂办大集体、企业办社会等历史遗留问题。对国有企业实施专业化重组,对主导产业实施板块化经营,推动国有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集中,将国有企业打造成我市改革和转型的生力军。(责任单位:市国资委)

3.深入推进旅游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依托大同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建立多部门联动的综合管理体制,统筹协调市域内跨区域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整合及利用,培育、引导和扶持全市旅游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快旅游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引进战略合作者为重要手段,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动建设专业化、公司化、市场化旅游景区(景点)。发挥大同文化旅游集团龙头引领作用,搭建投融资平台,拓展旅游产业链,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继续健全旅游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强化综合监管。(责任单位:市旅发委)

4.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继续推动大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扩区全面实施。创新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全面落实“三化三制”改革,加快建立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管理运行机制,实行领导班子任期制、全员岗位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整合7县4区产业园区,推动条件成熟的园区申报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责任单位:市商务局)

5.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两平台一张网”,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行政效率和行政审批透明度,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简政放权,实现放管服效相结合。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机构改革、职能转变有机结合。探索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继续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充分利用“互联网+”创新服务和监管方式,不断扫除妨碍提高行政效能的制度羁绊,创优发展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责任单位:市编办、市工商局、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发改委)

6.推进矿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落实煤炭资源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办法,坚持以招拍挂等市场竞争方式配置煤炭资源,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严格限制矿业权协议出让,取得矿业权必须缴纳价款,调整矿业权审批权限,强化出让监管服务。以维护和实现国家矿产资源基本权益为核心,推进落实矿产资源税费,合理调节矿产资源收入,建立新型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国税局、市发改委)

7.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构建有利于土地顺畅流转的市场机制。依法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改革,不断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由点及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改革。(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农委、市水务局)

8.推进煤炭交易体制改革。落实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自律机制。建立健全煤炭价格监管机制,规范煤炭市场价格秩序,严厉打击偷税漏税、价格欺诈等非法违法经营行为。充分借助煤炭交易平台的信息、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培育完善煤炭现代交易综合服务体系。(责任单位:市煤炭局、市发改委)

9.推进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在积极引进域外金融机构的基础上,以大同银行为龙头,培育和扶持更多服务本土的金融机构,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激发民间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积极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等,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在重大项目建设中的作用,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与效率。积极推进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推开企业投资项目试行承诺制,实行无审批管理工作试点,先行先试、快行快试,在实践中探索形成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经验做法。(责任单位:市金融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

(四)实施创新驱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1.强化空间布局。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前提、以城镇为依托、以园区为载体,构筑“一极、两带、三板块”相对集聚的产业布局框架。“一极”即中心城市产业核心区。“两带”即“新兴产业发展带”与“特色经济发展带”两条产业发展带。“三板块”即“煤炭相关产业板块”、“绿色经济产业板块”与“生态特色产业板块”三个特色产业发展板块。根据优势资源和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重大攻关行动,突破一批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的核心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企业、新业态。(责任单位:市规划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

2.全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启动大同市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努力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高水平的双创示范基地,培育具有市场活力的双创支撑平台。推动发展众创空间,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性,引导鼓励大众创业。建设区域性新型智库,培养引进高素质人才,为万众创新奠定知识基础。发展多功能、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为创业提供金融支持。(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金融办、市发改委)

3.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建设创新型城市。努力建设以“创业苗圃—孵化器—科技园—科技城”产业链条建设为引领,以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大同合作中心为依托,以与中关村集团、清华科技园、农业科技城共建科技创新基地为支撑,以装备制造、医药工业、石墨烯等科研产业技术创新园区为突破,建设布局合理、结构优化、链条完整、功能互补、质量较高、支撑有力的具有大同特色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4.实施大数据战略。整体布局大同市大数据中心建设和产业链条发展,加快大数据产业体系发展进程。发挥大同能源、气候、区位优势,打造大数据产业成本洼地,主动融入京津冀,将大同建设成为绿色数据中心示范基地、京津冀晋大数据聚集基地、大数据创新成果转化基地、新型智慧城市实践基地、智能产业创新应用试验孵化基地、数字信息枢纽骨干基地。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促进互联网深度广泛应用。(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市科技局)5.加快科技管理创新。推动政府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具体的技术创新活动由企业主导。推进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全方位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以及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的引导作用,带动全社会科技创新更加聚焦我市重大战略产业,解决制约我市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改革科技评价和奖励机制,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到202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支出比重2%,开展产学研合作企业所占比重达到15%。(责任单位:市科技局)

(五)推进转型升级,构建中高端产业体系。

1.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坚定不移发展新能源产业,大力推进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二期100万千瓦和三期100万千瓦项目建设,力争“十三五”末建成并网。抓紧开发低风速风能资源,再规划220万千瓦低风速项目,完成5万千瓦熊猫光伏电站二期建设,加快建设大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抓紧建设汉能集团新型太阳能薄膜电池、柔性铜铟镓硒薄膜电池、高效砷化镓特种电池生产项目和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线集成制造项目,积极推动西安隆基硅材料公司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和深圳科陆集团储能电池项目开工建设,谋划引进更多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落户大同,形成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格局。聚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抢抓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数据中心转移机遇,依托大数据产业园和御东科技园“两个”支点,创建大数据服务基地、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基地、大数据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总部基地“四个”基地,形成能源数据中心、金融服务中心、内容数据中心、数据灾备中心、离岸数据中心和京津冀数据中心“六个”中心,打造政务大数据应用、医疗养老大数据应用、金融大数据应用、能源数据交易应用等“N”个应用。形成“成规模、有效益,成体系、有活力,可持续、有特色”的数字经济新引擎。集群发展通航产业,按照“一体两翼”联动发展的模式,(“一体”即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两翼”即以大同云冈机场为中心构成的“支线航空产业示范区”和以大同航校机场为中心构成的“通用航空产业示范区”),重点建设航空运营中心、航空制造中心、航空改装中心、航空维修中心、航空培训中心、航空运动中心等六大中心,将大同通航产业园打造成我国华北、西北地区通航产业“供给侧”北方基地。以清洁生产、低碳技术为重点做大做强节能环保产业,引导企业向园区化方向发展,由单体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张,逐步打造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全面实施PPP模式,优化相关环境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结构,在污水、垃圾处理领域形成以社会资本为主,统一、规范、高效的PPP市场;加大大宗工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力度,重点发展工业废弃物制作新型建材和高附加值产品、农林废弃物制作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实现节能环保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将大数据应用于节能环保行业,提高环境监管智能化水平和环保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装配式绿色建筑集成产业基地,构建装配式建筑研发、设计、示范、生产、销售、物流一体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现代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利用新型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运用市场化机制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新型工业,创立投资引导基金,支持新能源、支线航空产业和工业化、信息化融合项目的融资需求。创新投资和融资模式,鼓励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探索环境权益抵押质押融资,积极探索保险、基金、股权、债权等直接融资模式。打通直接融资渠道,更好地解决创新型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融资需要,助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业务能力,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依托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净化金融生态环境,有效解决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提高金融资源的获得性。(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办)

2.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提质工程。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煤化工产业精深加工,实施先进矿井建设,大力开展煤炭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全面推广世界一流水平能效标准,加快现役机组升级改造,鼓励新建机组采用超超临界参数,禁止建设亚临界、淘汰普通高温高压机组。加快煤电一体化建设,重点发展煤制烯烃、煤制气等深加工,形成精细化工创新链和技术开发与示范,建设一流的煤炭循环高效清洁利用产业集聚区。用数字化、智能化构建新型制造业,以智能制造为切入点、以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支持制造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装备、流程管理、物流配送、能源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全面推进智能制造模式培育,建成一批智能工程和数字化车间,推动我市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和工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引进智能制造成套装备、增材制造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实现装备制造业提档升级。在工业化程度和两化条件较好的中车大同机车厂、北方通用动力集团、山西北方安特优发动机公司、中国重汽大齿公司、陕汽新能源汽车公司等中大型企业,通过组织实施两化深度融合、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工业云服务创新等试点示范项目,培育大规模定制、服务型制造、协同供应链管理等制造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支撑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支持企业发展在线监控诊断、远程维护、融资租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业务,形成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依托我市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煤制活性炭、氯丁橡胶、石墨及碳素材料制品、玄武岩及石墨烯等产品,形成一批新增长点。(责任单位:市经信委、市发改委)

3.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优化发展文化旅游,形成全域旅游目的地。全面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以点带面、梯次推进、全域覆盖,到2020年全市成功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抓住建设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重大机遇,瞄准打造国际一流的全域性旅游目的地目标,大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生态旅游、健康旅游、研学旅行、乡村旅游、人文旅游等旅游示范区和基地。以“旅游+”为思路,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冰雪体验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跨区跨境旅游,创新发展体育旅游,提升发展文化旅游,支持发展研学旅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加快建设大恒山旅游区、古城东北隅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古长城旅游公路、万龙滑雪运动旅游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公共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设施档次,构建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和特色化知名旅游目的地。依托“古都灯会”这一城市经典文化旅游品牌,形成更多彰显古都魅力和历史文化名城气质的文化旅游服务品牌,着力把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成我市的战略性支柱和龙头产业。高端发展商贸物流,打造晋冀蒙区域物流中心。加快大同国际陆港项目建设,建成集大同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国家级杂粮检疫检测中心、电子口岸“单一窗口”、海铁空陆多式联运接驳区、天津港进口直营商品展示展销中心、食品加工园区、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普货仓库区、综合配套服务区10大功能区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产品国际陆港,延伸天津港的功能,辐射晋、冀、蒙,建设内陆地区“无水港”,打造连接呼包鄂与环渤海经济圈物流中心基地。加快推进晋北国际物流园项目开工建设,立足晋冀蒙“金三角”中心地带,借助完善的现代化铁路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着力打造综合性、现代化、国际化的物流园。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体系,全面建成面向京津、辐射晋冀蒙、服务全国、对接俄蒙欧的北方物流枢纽区域物流中心。精准发展大健康产业,建设华北最佳康养基地。将“互联网+”、医疗、旅游与养老养生相融合,积极引进推广先进康养模式,在康养产业市场准入、财税金融、土地利用、医养融合等方面加强改革力度,构建新型健康产业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服务京津冀蒙的省级康养综合示范园区和康养大产业集群,大力推动京津冀蒙等地人群来同旅游、养生、养老,努力把大同打造成为体系多元、环境优美、服务完善的北方养老之乡和国家级康养胜地。加强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体系建设,推进基于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开放共享、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大力实施“国药战略”,以国药威奇达药业、国药中抗药业、普德药业、同达药业等企业为重点,开发道地药材精制纯化提取、提高有效成分含量等关键技术,研制中药重大创制药物新品种、新制剂,发展原料药、仿制药、血液制品、生物活性剂等生物医药,开展生物农药(兽药)、生物农业用品制备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加快医药生产机械化、管道化、密封化、自动化、信息化步伐,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银杏达莫注射液生产基地、冻干剂生产基地和独具特色的中草药生产研发基地。(责任单位:市旅发委、市文化局、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市卫计委)

4.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牧交错带核心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畜牧、蔬菜、杂粮、特色农业4大主导产业,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全省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小杂粮加工特色产业先行区、京津冀都市圈农产品供给基地。扩大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做强黄花产业,开发药食同源产品,引领功能食品深度开发。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城郊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带动农产品质量提升,扩大农产品对外出口。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力争在特色优势农业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农业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技术成果,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禽粪便、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目标。(责任单位:市农委、市科技局)

(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山青水秀美好家园。

1.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以长城、河流和道路走廊为基础规划多条绿色廊道,推进形成“五横四纵”的空间大格局,结合绿色通道工程、河道清淤、河堤整治、建设滨河防护林带等项目构建道路和水系生态廊道,构建近自然的生态廊道。推进地下水修复试点工作,促进地下水位持续回升。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加快全面推进国土绿化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林木碳汇蓄积量。扎实推进通道及沿线荒山绿化、村庄绿化,构建重要生态屏障,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加快“两沟”、“两山”、“两河”生态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采煤沉陷区、采空区、水土流失区、矿山废石废渣堆采区煤矸石山的地质和生态环境治理修复。(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市林业局、市水务局)

2.全面推进污染防治。开展“美丽大同”环境质量改善攻坚行动,以保障人体健康为核心、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以防控环境风险为基线,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不断巩固和提升“大同蓝”品牌。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燃煤污染控制,加大清洁能源替代散煤力度,推进重点行业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放,强化扬尘管控力度,提升植被空气净化能力,建立健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有效防治雾霾天气,逐渐消除重污染天气,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饮用水源保护,加强供水全过程管理,狠抓工业水污染防治,强化城镇生活污水治理,严格入河排污管理,加强重点流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全力保障水环境安全。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土壤污染调查,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加强土壤污染源监管,强化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完善环境监督执法机制,强化环境监管网格化,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健全环境风险管控体系。逐步建立环境使用权和排污权交易市场,构建“排污者付费、治污者受益”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记录和违法排污黑名单制度。(责任单位:市环保局、市国土资源局)

3.大力推进资源集约利用。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允许矿产资源所在地政府对企业提取的准备金按一定比例统筹使用,专项用于环境综合治理和解决因资源开发带来的生态与社会问题。严格土地用途管理,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加强城市节水,推进企业节水改造,发展节水农业,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产品。全面推动医药、火电、冶炼、水泥、钢铁、活性炭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推动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节能产业产值、绿色建筑面积大幅提升。推广实施计量供热改革与建筑节能,推动实现全市集中供热全覆盖和基本实现市区计量供热全覆盖。发挥同煤塔山国家级循环经济园区示范作用,抓好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试点项目和试点社区工作,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加快循环经济由园区化循环向区域化循环发展。探索建设低值废弃物协同处置基地。推动建设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经信委)

(七)大力推进民生改善,努力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1.加快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步伐。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略,严格落实脱贫攻坚“双组长”和“双签”责任制,以超常举措攻坚深度贫困。立足区域发展,推进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着力解决易地扶贫搬迁“人、钱、地、房、树、村、稳”等七个问题,以“到村到户”为方向强化特色产业扶贫,以技能培训为支撑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以整村提升为抓手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以扶志扶智为根本培育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落实“六个一帮扶”责任制。坚持政策兜底,建立有效化解支出型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和金融扶贫力度。新增脱贫攻坚项目主要布局深度贫困地区,各项惠民项目最大限度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确保脱贫攻坚用地需求,增加建设用地对深度贫困县支持力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深度贫困县。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制度,实行最严格的工作成效考核,强化考核评估结果运用。确保到2020年全市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市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市扶贫办、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人社局、市金融办)

2.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城乡社区综合服务水平,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更好惠及千家万户。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全市城镇小区配齐幼儿园,乡镇至少建成1所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例达到70%以上,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山西省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意见》,全面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7年所有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7%,基本消除“择校”现象。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施“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计划,教师资源配置基本均衡。实施乡村教师发展计划,乡村教师待遇稳步提高。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保障水平。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统筹推进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协调发展,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继续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省级以上骨干专业实训基地覆盖率到2020年达到80%。支持大同大学创建区域知名、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通过生源地助学贷款、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建立学校帮扶体系等多种措施,基本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到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达标率达到95%以上,逐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加快中医药发展,积极申报全国中医药改革综合示范区。提升出生人口素质,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医疗卫生”发展,积极开展建设智慧大同云医疗服务。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打造“健康大同”。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向全社会免费开放,加强珍贵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展示工作。(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卫计委、市财政局、市文化局)

3.建立更加公平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快建设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孵化基地,重视抓好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创业,搞好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城乡之间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统筹衔接,率先在中部地区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对接。发展残疾人事业,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大力推进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服务,推动社会资本兴办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等机构。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照料设施及人员配备。深化住房保障制度改革,打通商品住房与棚改安置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通道,推进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发展公益性基本殡葬服务。(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残联、市房管局、市民政局)(八)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建设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1.全面实施精准化招商。加快构建多元化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围绕绿色产业创新发展,做好全市产业开放空间布局和招商引资产业规划,推动我市主导产业均衡发展,促进产业投资结构优化升级。筛选一批有投资意向、符合我市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招商引资对象,建立重点企业客户档案和项目台账,制定招商指南,绘制招商路线图,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成功率。锁定目标区域、目标产业和目标企业,组织以小团组、小分队为主要形式的专业化招商团队,多频次、点对点、一对一地开展精准招商。实行“企业+人才”捆绑引进计划,瞄准大企业和企业集团,鼓励企业带项目和人才团队来同发展。实行“凤还巢”计划,搭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平台,助推同才回流、能人回乡、总部回迁、资金技术回传,为家乡发展带人才、带资金、带项目。(责任单位:市招商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经信委)

2.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推行口岸管理部门“联合查验、一次放行”和通关、检验检疫无纸化等通关新模式,全面实施通关一体化。实施关检合作“三个一”,完善关检合作共同信息系统平台,扩大关检“一次申报”覆盖面。学习借鉴复制推广国家自由贸易试验区新一批改革试点经验。借力天津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加强与天津港互利合作,打通出海通道。建立大同电子口岸平台,完善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积极争取建设大同保税物流中心(B型)。(责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大同海关、大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市经信委)

3.全方位对接京津冀。完善规划衔接,修改完善《蒙晋冀(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规划》,加强与京津冀地区有关部门沟通,争取将我市列入其产业转移首选地。加强科技和金融创新合作,以建设研发转化基地、科技孵化器、共建高新科技园等形式,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以承接京津地区金融服务和建设后台支持基地为出发点,开发满足产业转移需求的专业化金融产品。合作建设开发区,深入推进农业、能源、新兴产业、交通物流、旅游开发、现代康养等重点领域合作。加强生态建设,构筑京津地区、雄安新区生态安全防护网。推动区域内人才交流,聚焦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和其他重点领域,帮助企事业单位对接京津地区高端人才,引进一批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技术、文化旅游、大数据等转型发展的紧缺人才和领军型人才。(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农委、市林业局、市水务局、市民政局)

三、工作措施

(一)严格责任落实。各相关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梳理任务,细化责任分解,将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和责任人,明确进度时间表,确保相关工作任务的顺利实施,力求取得实效。

(二)健全工作机制。各项任务牵头单位要切实发挥协调推进作用,确保任务涉及部门协调联动,适时召开协调推进会,强化工作指导。

(三)强化督促检查。市人民政府督查室对重点任务落实及进展情况开展督促检查,确保本方案明确的任务按要求进度推进。


(责任编辑:lyh)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