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奖补实施方案》文字解读
一、出台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当前我市特优农业发展中,存在粮食单产不高、畜牧业持续低迷、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品牌影响不足等短板弱项,部分关键环节存在政策覆盖面不全或没有相关扶持政策的情况。为更好地推动我市“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市农业农村局在走访调研、专家论证、集体讨论、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草拟了《大同市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奖补实施方案》草案。《奖补方案》着眼我市特优农业发展中的短板弱项,聚焦关键环节,有针对性的制定奖补政策,建立了多产多补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农业产业聚集,着力推动产业升级、模式创新。
二、奖补对象
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
二、主要内容
《奖补方案》明确了奖补范围、奖补内容、实施步骤和监督管理。重点聚焦粮食、蔬菜、畜牧、渔业、黄花、中药材、品牌建设7个方面18个方向进行奖补。
一是支持粮油生产方面。2024年全市粮食单产608斤,低于全省(621斤)13斤,低于全国(790斤)182斤,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拟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深翻深松3项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工程,同时加大对种业振兴的支持。
二是支持蔬菜生产方面。目前全市设施蔬菜种植在大棚规模、育苗能力、冷藏设施配套等方面仍显不足,省级奖补资金有缺口不能全部覆盖,降低了部分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拟分别对设施蔬菜发展、食用菌生产及冷藏保鲜设施建设进行支持奖补。
三是支持畜牧生产方面。畜牧产业是我市传统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50%。今年以来,由于受国家生猪生产适应性调整政策和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影响,生猪、羊、奶牛存出栏量呈现略有下降趋势,为了帮助畜牧企业纾困,稳定养殖规模,拟对禽畜良种繁育、畜禽规模养殖场新建提升、畜禽产业链延伸、动物疫病防控及饲草加工生产供应等方面进行奖补。
四是支持渔业生产方面。我市冷泉水、地热源等资源是发展渔业的独特优势,养殖面积和产量已连续三年增长。为了进一步壮大渔业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拟对新建标准化池塘和设施渔业的经营主体进行奖补。
五是支持中药材生产方面。全市现有标准化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比例和育种能力均显不足。拟对新建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良种繁育基地给予奖补。
六是支持品牌建设方面。全市认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在全省范围内占比较低。为了鼓励农产品认证,强化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拟对农产品认证进行奖补。
七是支持黄花产业发展方面。黄花产业是我市的特色产业,面积占全国近四分之一,但是仍存在部分盛产期黄花产量偏低、精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农文旅融合发展深度不够的问题。拟对规模单产、精深加工及农文旅示范片区建设进行支持奖补。
四、实施步骤
(一)主体申报。符合条件的主体向所在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提出申请。
(二)县级审核。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对申报主体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审核,对奖补项目实地核实,确定奖补主体和金额,并在政府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公示完成后由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呈报县级政府审核同意后,以县级政府文件统一报送市级农业农村部门。
(三)市级审定。市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对申报项目材料进行审定,通过后在政府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
(四)资金兑付。公示无异议的项目,报市政府同意后,由财政部门兑付奖补资金。
五、监督管理
申请奖补的主体,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对弄虚作假、重复申报等骗取资金行为,一经发现,予以通报批评,收回奖补资金,违纪违法问题交由相关部门处理。各县(区)人民政府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负责,对审核把关不严,造成资金流失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本方案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解读单位:大同市农业农村局
联系电话:0352-7935548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三晋通
大同政务
晋公网安备140200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