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500万
记者近日从云冈研究院获悉,截至10月25日9时35分,今年云冈石窟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500万人次,当日的参观人数为12909人,景区也打破季节限制,呈现“淡季不淡”的文旅新景象。
近年来,云冈研究院通过优化服务、创新文化表达、强化文物保护等多维举措,不仅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有序”,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为文物永续传承注入科技与匠心力量。
为应对游客量增长带来的服务挑战,云冈石窟景区持续深化“以游客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将精细化服务贯穿游览全流程。景区通过“网络预约购票系统”,引导游客错峰出行。在此基础上,在重大节假日推出“延时开放”的弹性运营机制,最大限度满足游客参观需求。同时,景区部署“实时监测与动态预警系统”,通过分布在核心洞窟的传感器,实时捕捉人流数据,一旦某区域密度超标,工作人员便会通过广播和现场疏导等方式分流,确保游览安全与舒适度平衡。
为打破传统文物景区“单一景观”的局限,云冈石窟景区持续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路径。今年陆续推出“般若——郑勤砚作品展”“万年:明代的城防与边防”“云冈·千年回响——第五届全国壁画大展”“探弥·云冈:超沉浸数字光影+XR大空间展”等特色展览。这些创新实践不仅让文化表达更“接地气”,更推动云冈石窟从“旅游目的地”向“文化体验地”转型。
虽然游客量在增长,但云冈研究院始终把“保护第一”作为文旅发展的核心原则。今年以来,云冈研究院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先后对多个洞窟开展了系统性日常保养维护,目前正在搭架保养的第5窟,便是其中重点项目。
除人工保养外,景区还构建了“科技+人工”的双重保护体系。通过无人机巡检,监测洞窟顶部岩体稳定性,用温湿度传感器监控洞窟内微环境。同时,持续开展“数字云冈”工程,对重点洞窟进行高精度数据采集,目前已完成80%洞窟的数字建档,为文物修复、学术研究与线上展示提供“数字档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三晋通
大同政务
晋公网安备140200020001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