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信息分类: 新闻发布会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5-09-11 09:28
标题: 大同市召开支持“阳高红”西红柿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试行)新闻发布会
文号:
时效:

大同市召开支持“阳高红”西红柿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试行)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5-09-11 09:28 来源:大同发布
| | | |

9月10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支持“阳高红”西红柿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试行)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提问。

主持人:中共大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王瑶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本场新闻发布会。

支持“阳高红”西红柿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自2025年3月1日起试行,旨在全方位赋能“阳高红”西红柿产业,让这一富民特色产业为农业强县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今天我们很高兴邀请到:阳高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马斌同志,阳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袁海军同志,阳高县迎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学斌同志,他们将具体介绍这十条措施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本场发布会议程有两项。首先,有请马斌同志介绍支持“阳高红”西红柿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试行)有关情况。

大同市阳高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马斌: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今天,我们正式向社会发布支持“阳高红”西红柿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这十条措施是阳高县委、县政府立足产业发展实际,紧扣“扩规模、提品质、拓市场、增效益”核心思路推出的重磅举措,旨在全方位赋能“阳高红”西红柿产业,让这一富民特色产业持续“红”遍大江南北。

“阳高红”西红柿“特”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独特气候,生长于北纬40°黄金种植地段,火山熔岩质土壤,富含天然硒、锶、硅、钙等20多种有益元素,“优”在番茄红素含量每千克90毫克、维生素C每100克含30毫克,可溶性固形物7%、可溶性糖3.5%以上。“阳高红”西红柿产业正在做大做强,2022年种植面积8020亩、产量4.8万吨、产值2亿元,2025年已突破1.6万亩、预计产量8万吨、产值5亿元,带动1.35万户农户增收。“阳高红”西红柿已成为阳高农业的“当家花旦”和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出台的十条措施,进一步擦亮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山西省设施蔬菜生产大县金字招牌的底色,核心内容简述如下:

科技赋能与技能推广“双提升”。我们将依托县蔬菜产业协会和山西番茄研究院,组建专家库,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针对育苗种植、病虫害防治、市场销售等方面全流程开展技能培训,把高校合作的绿色防控、土壤改良等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让科学种植成为常态。

风险保障筑牢“稳收网”。创新推出价格保险试点是一大亮点。针对多利、釜山88、口感西红柿等主流品种,设定差异化目标价格与产量标准——如多利、粉禧约定目标价1.7元/斤,保额6000元/亩,政府补贴180元/亩保费,市场价格低于目标时按差额理赔。同时叠加病虫害防治险和自然灾害险。

资金支持打出“组合拳”。对50亩以上设施农业经营主体,在上级1.6%贴息基础上,县级再上浮0.4个百分点;300亩以上种植主体的田间交易市场项目,按总投资30%补贴;新建预冷库按库容分档补助4.8万至28万元,切实破解仓储物流瓶颈。

破解育苗与种植环节“肠梗阻”。年育苗销售50万株以上主体分档奖补1万至10万元;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每个奖5万元,推广优良品种超1000亩且效益高50%以上的,每个品种重奖50万元。新建钢架大棚补贴标准提高10%,鼓励集中连片发展,向2万亩示范基地目标加速推进。

销售渠道拓展持续“加砝码”。对北京新发地等头部市场及知名连锁超市,年销“阳高红”500-1000吨奖10万元,超1000吨奖20万元。目前“阳高红”已入驻国家供销社832平台、京东云等线上渠道,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大型农超建立稳定合作,政策加持将让销路更宽、更远。

品牌建设再添“新动能”。获得“圳品”认证奖8万元,绿色、有机认证分别奖2万、3万元,全国名特优新、地理标志认证分别奖2万、5万元,推动“阳高红”从区域公用品牌向全国知名品牌跃升。

此外,吸纳本地劳动力务工的园区按工资总额3%获奖补;新认定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分别奖30万、20万元,示范合作社也有梯次奖励,全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谢谢大家!


视频:张雁君

主持人:

谢谢马斌同志。

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提问前请各位记者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开始提问。

山西科技报记者:

在“阳高红”西红柿产业现有基础上,未来可从哪些创新方向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大同市阳高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马斌:

感谢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未来提升“阳高红”附加值可聚焦三个创新方向:

一是推动精深加工与全价值挖掘。当前产业以种植、粗加工为主,可依托与山西农大合作的番茄研究院,开展西红柿育种、成分提取等方面的研究,建设精深加工中试基地,将番茄红素、维生素等功能性成分转化为高科技产品,同时开发番茄制品、预制菜等深加工产品,延伸价值链。

二是深化农文旅融合。结合杏花节、丰收节、西红柿产业发展大会等活动,围绕“阳高红”全生产周期打造采摘体验、产业研学等项目,开发文创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让“小西红柿”串联起“大文旅”,实现产业融合增值。

三是强化品牌与标准化溢价。以“阳高红”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推进“圳品”“有机认证”等高标准认证,通过统一标识、包装和宣传,借助全国农交会、产销对接会等平台扩大影响力,将“富硒、高营养”的品质优势转化为市场价值。

山西法治报记者:

“阳高红”西红柿产业在带动农户增收方面,除现有模式外,还可探索哪些新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大同市阳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袁海军: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

一直以来,我们在探索三种新型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土地入股+分红+务工”模式。鼓励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或企业,经营主体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服务,农户既获土地流转保底收益,又按产业利润分红,同时参与园区务工获得收入,形成“三重收入”。

二是“订单价+保险”机制。当市场价低于保底价时,推广农业保险政策,由政府补贴60%保费,按保底差价和保底产量进行理赔,降低农户因市场波动或灾害导致的损失,确保“增产必增收”。

三是“村集体+企业+农户”联动模式。由村集体整合资源,统一对接加工企业,将精深加工环节利润按“农户、集体、企业”合理分配,既让农户分享加工增值红利,又壮大集体经济,实现“产业兴、农户富”。

大同日报记者:

面对全国这么多西红柿品牌竞争,阳高县是怎么突出“阳高红”特色,让产品在京津冀、长三角这些大市场站稳脚跟的?

大同市阳高县迎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王学斌:

谢谢记者的提问。

在全国西红柿品牌竞争里,突出“阳高红”特色,主要从品质和差异化入手。首先,我们依托阳高县火山熔岩土壤含硒、日照充足、空气纯净等自然优势,种出来的“阳高红”西红柿口感更甜、汁水更足,还带着硒元素这种健康属性。

我们还在品种上下功夫,“阳高红”有3大系列20多个品种,我们会根据不同市场的需求选育品种。比如京津冀市场,消费者喜欢纯甜口、水果类型的品种,我们就重点推口感清甜、番茄味重的甜脆脆、光辉101等品种;长三角市场对西红柿的外观和运输耐储性要求高,我们就选果形周正、耐裂、耐储存的品种。

另外,我们特别重视产品质量和体验。每一批“阳高红”西红柿都经过精心的筛选,我们经常邀请客商实地看种植过程、施肥用药情况,还有检测报告,这样大家买得放心。在销售端,我们会和当地的商超、电商平台合作,搞一些试吃活动,让消费者亲身感受“阳高红”的口感。有次在北京的一个商超搞试吃,不少人尝了之后当场就买,还加了我们的微信群,后来复购率特别高。靠着好质量和好体验,我们的“阳高红”在这些大市场慢慢站稳了脚跟,回头客越来越多。

主持人:

谢谢王学斌同志,由于时间的关系,答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三位发布嘉宾的情况介绍和问题解答,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参与。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