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35200054/2024-00183
信息分类: 政策
发布机构: 大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日期: 2024-10-08 10:05
标题: 大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方案》的通知
文号: 同市监质量〔2024〕102号
时效:

大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10-08 10:05 来源:质量发展科
| | | |

各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发区分局,市局各相关科室:

现将《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大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9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指导意见》(国市监质发〔2024〕6号)和《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同市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同政办发〔2023〕48号)安排部署,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效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推进我市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现制定以下方案。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坚持系统观念、问题导向、聚焦重点、分类施策基本原则,围绕本市“四大赛道”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深入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有效推进质量强企强链,更好发挥质量在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强链的支撑作用。

二、工作目标

到2025年底,围绕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目标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统筹传统优势产业,落实《大同市全面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入开展各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专项行动,充分释放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建成几个国内省内领先、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

三、主要任务

(一)培育质量卓越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加强创新技术研发和先进标准研制,加快质量可靠性工程技术推广应用,培育形成质量优势突出、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完善链间交流机制,组织不同产业链互学互鉴,推广优势产业链的先进质量管理理念和模式。深入开展“惠企直通车”和“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开展链上中小微企业入企帮扶,提升产业链整体质量水平。鼓励探索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协同建设应用,打造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跨区域合作模式。

(二)开展质量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发展动能。支持链主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成立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建立重点突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质量创新基地,整合各方资源合作研发、协同创新、成果共享。推动开展重点产品质量阶梯攀登,瞄准国内外先进标准和优质产品,实施标准比对、技术验证、比较试验,推进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加强标准体系建设、认真执行企业标准的网上平台自我声明公开。推进内外贸标准认证衔接,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

(三)完善计量服务体系,提升产业链计量保证能力。推进省级生物制药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提升全产业链计量测试服务和全寿命周期计量保障水平。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计量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建设、计量科技创新和测量数据应用。落实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提升产业链计量保证能力。

(四)构建和完善标准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标准供给。推动全市相关部门,开展标准化助力重点产业稳链工程,围绕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链条,加快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技术标准研制应用。统筹协同推动能源领域标准研制。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数字产业、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现代医药和大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标准研制。深入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落实《企业标准化促进办法》,鼓励和支持链上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培育一批标准创新型企业,引导上下游企业开展技术、专利、标准联动创新和转化应用。

(五)提升检验检测服务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开展检验检测服务产业优化升级行动,畅通检验检测供需对接渠道。开展实验室间比对工作,加强对省级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管。

(六)发挥质量认证作用,提升企业质量绩效。加强认证宣传,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让企业认识到质量认证的“拉高线”作用。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聚焦省市级特色专业镇,帮助小微企业学习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提升企业质量绩效。

(七)发挥品牌示范效应,打造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发展标杆。引导产业链供应链强化品牌意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发展战略,深化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建设,推动企业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跃升。围绕重点产业链实施“山西精品”培育工程,创新公用品牌认证模式,提升“山西精品”公用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壮大一批以“三黄”等小杂粮为代表的消费品品牌。做好政府质量奖滚动培育,完善政府质量奖培育梯队。加强获奖组织等质量标杆先进质量管理经验分享和推广,将质量理念、质量文化、质量管理模式向外延伸,牵引所在产业、地区质量共同提升。

(八)强化质量安全监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聚焦重点工业产品开展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提升风险监测技术支撑能力,探索过程监测、实验评估等监测新模式,做到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探索构建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逐步形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加强产品召回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健全信用监管长效机制,加强链上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推动链上企业建立完善首席质量官、质量安全总监等制度体系。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强化部门协同和工作联动,合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要结合各县区产业链和“专业镇”的发展实际,制定相应可操作的细化方案,“一链一策”助力当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请各县(区)局、开发区分局、市局各相关科室及时总结制定符合自身的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的质量联动提升工作方案,收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解决,重大问题及时与市局质量发展科联系。

(二)做好培育引导。要立足本地自身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明确责任,抓好本方案的贯彻落实。注重政策激励引导,促进产业、财政、金融、科技、贸易、人才等方面政策与质量政策协同。强化对质量提升效果的监测与评估,围绕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实施一批质量强链项目,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

(三)加强宣传推广。及时总结提炼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和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工作创新举措、先进经验、优秀案例,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自媒体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加强宣传,为加快建设质量强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