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信息分类: 两院工作要点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24-05-16 17:07
标题: 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文号:
时效:

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2024-05-16 17:07 来源:大同日报
| | | |
——2024年3月23日在大同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刘硕才

  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全市法院全年共受理各类诉讼和执行案件42974件,办结41222件,案件质效考核指标全部进入最高人民法院设定的合理区间范围,指标达标率100%,并列全省法院第一。

  一、依法能动履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保障重大战略实施。始终把审判执行工作置于全市发展大局中去谋划推进,聚焦“八型八地”“八链合作”“四大赛道”和“15886”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我市全方位转型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山西法治报》2023年12月11日头版头条以《当好“主力军”“服务员”“裁判员”——大同法院以高质量审判执行服务高质量发展》为题予以报道。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年共受理民商事案件26264件,审结24867件。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23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不断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对生产经营困难的中小民营企业缓交诉讼费527.57万元。全市法院发布涉营商环境典型案例5类22案。坚持善意文明执行。全年对124家企业暂缓强制措施,为企业释放资金3.42亿元、土地214亩、厂房17775平方米,帮扶13家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定期深入包联企业,广泛联系各类企业,为企业提供“体检式”“点单式”法律咨询服务。

  加强产权保护,激发市场活力。保护知识产权,激励创新发展。全年共审理知识产权纠纷案件408件,审结407件,调解撤诉案件313件,调撤率76.7%。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破产审判工作。一年来,市中院共审结破产审查案件9件,结案率100%;受理破产重整案件1件;审结破产清算案件6件。建立破产案件进展月报制度,督促长期未结破产案件快速清结。制发《关于执行转破产移送审查的工作指引》,做好“执破融合”,助推破产出清。

  强化生态司法保护,守护绿水青山。审结环境资源刑事、民事案件66件。妥善审结浑源县非法占用农用地系列案件,挽回国有经济损失7000余万元。依法审结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协会诉蒋某等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创新适用符合生态环境保护需求的修复方式和裁判方式,审理环境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4件,判令当事人履行生态环境恢复资金3940万余元。

  二、深耕主责主业,严格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

  坚决筑牢平安底线。全年共受理刑事案件2128件,审结2003件。市中院审结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一审案件38件,36名被告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做实“打财断血”,追缴“黑财”4亿余元。加大对老年人的保护,妥善审结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等方式实施的“古膳要道”非法集资犯罪案,该案受骗人数多达1027人,非法集资金额高达4000余万元,2人被判处无期徒刑,2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11件55人。依法妥善审理医保诈骗等涉众案件27件,涉及被告人133人。

  妥善化解民商事纠纷。审结商品房买卖合同、物业、建设工程领域诉讼案件1953件。共审理信用卡案件1472件,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等案件3822件。审结教育、医疗、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危险驾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案件2053件。审结追索劳动报酬、农民工工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争议等劳资纠纷案件1069件。妥善审理农村产业发展、农产品买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涉农案件236件。审结婚姻家庭、继承赡养等家事案件3761件,发出人身保护令3份,以调撤结案2169件,调撤率57.67%。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判处实刑23件33人。选派48名法官干警担任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40余人次,举办法治讲座7次,举办模拟法庭2次。

  积极助推依法行政。依法受理行政诉讼和行政非诉执行案件549件,审结523件;审查非诉行政行为申请执行案件70件。不断深化府院良性互动,促进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双提升”。开庭审理行政案件342件,其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319件,出庭应诉率达93.3%。

  以司法建议赋能社会治理。全年共发出各类司法建议书22份,全部收到回函。市中院针对部分保险公司在处理事故中存在的定损不及时等问题,建议中国银保监会山西监管局大同分局加强保险理赔监管。

  三、聚焦群众需求,坚持为民司法回应群众关切

  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协同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和矛盾纠纷前端预防化解,为老百姓提供家门口的法律服务。我市4个人民法庭和8个人民法庭庭长受到省高院表彰。

  全面深化“一站式”建设。举办全市法院特邀调解员首期培训班。市中院健全完善“诉前保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机制,大量矛盾纠纷得以实质性化解。全市法院诉前调解成功案件分流率达38.94%,居全省法院第四。扎实推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进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的特邀调解员256名,特邀调解组织138个;累计委派委托调解案件22521件。积极推进“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各“总对总”调解组织共计调解案件3965件。

  奋力推进解决执行难。全年共受理执行案件15422件,结案14963件。执行工作“3+1”核心指标中,市中院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审限内执结率达99.93%,位列全省中院第三;终本案件合格率、执行信访办结率均达100%。全年移送拒执犯罪13案14人,对3名构成拒执罪的被执行人判处有期徒刑。全年集中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32期721人,发布执行悬赏135人次,收到群众提供线索72条。

  强化利民惠民举措。全年共对19419件民事一审案件减半收取诉讼费4557万余元。依法快速退费,上线《法院诉讼费管理系统》,共计退付诉讼费1581万余元。加强执行案款清理,及时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执行案款发放周期从平均33天压缩到13个工作日。严格落实“司法拥军”长效机制,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涉退役军人矛盾纠纷调处和多元化解工作的意见》。

  实质性化解涉诉信访。积极推进“有信必复”工作,通过对信访事项案件化办理,变“登记-劝访-转办”单向、单一的旧模式为“系统录入-诉访分离-信访事项案件化管理-分类处置-及时反馈办理结果”的新格局。班子成员带头接访,共计接待来访群众153人次,全部按期办结。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发放救助金244.55万元。

  四、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

  司法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不断压紧压实院庭长带头办案和监督管理双重责任。顺利完成24名初任法官入额遴选工作,鼓励市中院5名法官助理到基层法院入额,为审判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全年办理减刑、假释案件332件。加快办案节奏,案件平均审理时间同比缩短3天,跑出公平正义“加速度”。

  审判质效管理日趋科学。在全省法院首家出台《关于落实“阅核”制度的试行意见》。市中院召开民事专业法官会议22次,讨论案件67件;召开刑事专业法官会议17次,讨论案件66件。召开审判委员会21次,研究案件91件。全市法院二审改判发回重审比、裁定再审率、再审改判发回比等3项重点审判质效指标进入全国法院前列,一审服判息诉率为87.42%,同比提升2.87%,在全省法院系统排名第四。

  智慧法院建设不断深入。全年共计通过网上立案12581件,占全市法院民事、行政一审收案数量的63.23%;通过电子送达平台送达20185件,占全市法院收案数量的90.06%;网上发起鉴定1406次;收到网上保全申请169次,真正做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五、开展主题教育,突出党建引领锻造法院铁军

  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推进党建“13111”工程建设,扎实开展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召开党建工作暨党务干部培训工作会。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12次,班子成员深入所在党支部讲授党课9次。开展调研14次,形成调研报告11份,实现成果转化9项。始终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先后向市委报告重大事项22件(次)。主动接受,积极配合省委政法委、省高院党组、市委政法委联动政治督察和司法巡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督察巡查整改任务。

  固本强基提能力。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导向,构建全员培训大格局,共组织干警参加各类培训1723人次。不断强化法学理论研究,市中院和中国政法大学联合申报承担的课题《算法技术的法律规制研究》顺利通过最高法院结项验收评审,是全省法院唯一获评的课题研究成果。全市法院共有6个集体和15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

  标本兼治强作风。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严格执行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两级法院12名干警受到党纪政务处分。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印发《填报工作指引》,公布典型案例,签订承诺书,2023年,全市法院共完成“三个规定”填报5769条。

  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积极接受各方面监督

  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加强代表联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法院、旁听庭审、见证执行,让司法活动始终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在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专项报告《关于全市行政审判工作情况》获得全票赞成。全年共收到1份人大代表建议和3份政协委员提案。向市人大、市政协发送邀请函4次。

  积极接受法律监督。贯彻实施监察法和监察法实施条例,自觉接受监察机关对法院工作人员监督。及时办理检察建议,认真审理抗诉案件,共同维护司法公正。

  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利用“两微一端”等媒介推送法院动态、典型案例、法律法规等信息9000余条;官方抖音发布“打击规避执行”“法院开放日活动”“庆祝国庆”主题宣传视频3个,阅读量达50余万;官方微博常年位居全省政法系统榜单前列。全年累计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系列报道10余次,举办法院开放日2次。

  2024年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市委十六届六次全会、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及全省中级法院院长会议部署,认真落实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莅同调研讲话精神,聚焦“公正与效率”主题,抓牢提质增效主线,坚持能动司法理念,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奋勇争先的进取意识、时不我待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加快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大同篇章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是持续加强政治建设,以公正司法彰显忠诚底色。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扎实开展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着力打造“四强”党支部和党建特色品牌,做实做好“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严格执行政法工作条例,常态化开展政治督察、司法巡查,切实把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到实处。

  二是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以能动司法护航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依法打击刑事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惩黄赌毒、食药环和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聚焦我市坚决扛起“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的重大使命,服务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一号司法建议”“二号司法建议”为抓手,持续推进经济金融、房地产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全面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保障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切实筑牢美丽大同建设司法屏障。

  三是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为民司法践行初心使命。持续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审执行动,切实办好关系民心向背的“小案”,着力保障民生福祉、引领社会风尚、呵护未成年人成长,让人民群众时时感受到人民司法的暖心、稳心、安心。强化能动司法,“抓前端、治未病”,加强司法建议工作,大力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扎实做好“有信必复”工作,以法治化方式推动“诉源、执源、访源”共治,全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践行双赢多赢共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理念,加强“审执衔接”,治理“程序空转”,真正把实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作为司法审判的目标和导向。

  四是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以机制创新赋能审判执行。对标提质增效工作主线,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严格落实“阅核制”,常态化开展审判数据会商,把“管案”与“考人”贯通起来,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巩固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积极融入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不断优化裁判文书上网发布,抓实抓好法答网、案例库应用,一体推进组织管理体系现代化、干警素质现代化、科技手段现代化,以数据化信息化赋能审判管理,不断激发法院工作现代化内生动力。

  五是锻造过硬法院队伍,以清廉司法筑牢公信基石。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始终牢记“两个永远在路上”,一体融合推进政治素质、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把讲政治和讲法治统一起来。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坚持“严管本身就是厚爱”,贯通审判管理、纪检监察、司法巡查等工作,通过管住“案”来管好“人”、治好“院”。持续抓实“三个规定”如实登记填报,以规定落实“小切口”带动廉洁司法“大生态”,努力推动全市法院以审判执行为中心的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相关政策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