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35200000/2024-00010
信息分类: 同政发
发布机构: 大同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4-07-05 15:14
标题: 关于印发大同市建设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号: 同政发〔2024〕12号
时效:

关于印发大同市建设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7-05 15:14 来源:大同市人民政府
| | | |

各县(区)人民政府,大同经开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大同市建设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大同市人民政府

2024年7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大同市建设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赋予大同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重大战略,抢抓文旅消费新赛道新机遇,全方位全领域全链条推动大同文旅提质增效,充分向国内国际游客展示大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和全新的城市建设风貌,加快建设全省旅游热点门户城市、京津冀旅游康养首选地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城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围绕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定位,坚持“立足大同,融入京津冀,走向国际化”工作导向,以充分发挥云冈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影响力为核心,以全面叫响“文化古都、清凉夏都、美食之都”文旅品牌为引领,以文旅产业创新升级为突破口,以增强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形象为落脚点,高标准建设旅游热点门户城市。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导向,突出文化铸魂、科技赋能,以做强“文化游”为主要方向,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加大文旅领域投融资力度,持续加快完善文旅基础设施,丰富文旅消费业态,积极推动文旅品牌、产品、业态、配套、服务等全面提质增效。

三、发展目标

到2024年底,实现县域A级旅游景区破零,全市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到35家,省级旅游度假区6家,1246公里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全面建成,过夜游客占比达到30%,人均旅游花费达到900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

到2026年底,5A级旅游景区总数突破2家,全市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到40家,过夜游客占比达到35%,人均旅游花费达到1000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4%,大同文旅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实现大幅提升。

到2028年底,全市A级旅游景区总数突破50家,高等级旅游景区突破15家,过夜游客占比达到40%,人均旅游花费达到1100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核心吸引物体系成熟完善,成为京津冀蒙游客入晋旅游的“晋北门户”,文旅交流合作的“山西窗口”,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初步建成,旅游业成为大同的支柱产业。

四、主要任务

(一)建设高等级景区体系

1.建设“大云冈”旅游景区。以云冈石窟保护为核心、十里河生态修复为重点,启动云冈峪文化长廊大景区建设,实施“东扩西移南展北延”工程,重点推动云冈(小站)游客服务中心、十里河生态休闲文化带等项目建设,配套推动观音堂、青磁窑、高山古镇等周边服务创意休闲主体功能区建设,丰富相关业态,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要持续深化云冈文化的挖掘、研究、展示、宣传工作,不断提升云冈文化“交融互鉴、多元融合”的独特魅力,建设具有文化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旅游吸引物。(责任单位:云冈区人民政府,云冈研究院、市发改委、市规自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市文旅局、市文物局、市文旅投资集团)

2.提升恒山风景名胜区品质。2024年编制完成北岳恒山—悬空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和环境服务质量评审相关资料,恒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力争2025年通过文旅部景观质量评审,2026年底完成创建工作。完善景区发展规划,推进浑源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与更新工程,实施恒山建筑群、麻家大院、庆永兴巷19号民居等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依托浑源名山、名寺、古城、温泉、湿地、森林等资源,在平台载体建设、市场主体培育、公共服务配套、软件服务支撑等方面持续提升,推动省级文旅康养集聚区建设,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绘就“全境恒山·全景浑源”文旅康养画卷。(责任单位:浑源县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规自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文旅局、市民政局、市文物局)

3.丰富大同古城文旅业态。持续加大古城文旅业态发展扶持力度,鼓励支持博物馆、艺术馆、特色餐饮、艺术主题酒吧、非遗工美展示、高端酒店等文旅业态入驻,丰富古城文旅产品体系,培育文旅消费集聚区和夜间消费集聚区。探索文旅演艺合作新模式,在古城内建设沉浸式演艺街区,2024年推出大型实景演出《如梦大同》;进一步塑造“昭君出塞”“千年微笑”“花木兰”等文化品牌,常态化开展古城系列文化演艺活动。培育“大同院子”民宿品牌,建设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市井气息、再现历史风貌的民宿集群。(责任单位:平城区人民政府,市规自局、市商务局、市住建局、市国资委、市文旅局、市文物局、市文旅投资集团)

4.建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围绕明长城重要点段,实施保护修缮项目。2024年底,1246公里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全面建成,并进一步完善沿线配套服务设施。鼓励和引导长城沿线县区立足文化特色和区域功能定位,聚焦长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军事文化、红色文化,开发研学旅行产品。推进长城沿线避暑度假、温泉康养、乡村旅居相融合,培育建设以长城文化为主题的高品质康养度假地。丰富长城文化展示体系,持续办好平型关文化旅游季、守口堡杏花节等长城文旅活动,2024年推出实景演艺《隆庆议和》,拓展提升《赵武灵王巡游》《山水北泉》《龙渠沟的老百姓》等实景演出。提升“跟着赛事游长城”体育运动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高质量举办大同古长城公路自行车公开赛等体育赛事。(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文物局、市发改委、市文旅局、市交通局、市规自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体育局)

5.培育红色文化旅游集群。2024年,启动平型关大捷景区5A级旅游景区创建基础工作。抓住202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要契机,以平型关大捷景区为核心,联动全市纪念馆、名人故居、烈士陵园、革命遗址遗迹等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红色主题旅游线路,推出红色研学、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创意等精品旅游产品和活动。推动红色文化与特色农业、美丽乡村、休闲民宿深度融合,擦亮红色文旅品牌,构建红色文化旅游集群。(责任单位:灵丘县人民政府,市文物局、市发改委、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市农业农村局)

(二)构建文旅发展新优势

6.提升文旅企业竞争力。聚焦新科技、新场景、新应用,面向“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领域,引进和培育文旅企业,加快建设文旅企业集群。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参与旅游发展,支持科技含量高、运营理念先进、带动效应强的旅游项目落地。加强对旅游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采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的办法,支持在同文旅企业进行技术升级、设备更新、场景迭代,提升在同文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到2025年,重点围绕文化旅游业特色优势,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占有率高的文旅产品和服务品牌。(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自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促投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7.叫响康养旅居品牌。加快推进浑源县文化康养集聚区和唐河大峡谷、云起生态、黄经世家、山水白羊、汤头温泉5家文旅康养示范区建设。以灵丘县云朵驿站、十里沿河、花塔云舍、梧桐小居等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我市民宿产业向品牌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成为京津冀旅游康养首选地重要支撑业态产品。对接京津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指导市内医疗机构与北京三甲医院建立医疗康养人才共享机制,承接京津大医院医疗康复需求和康养服务需求;以398康养中心为依托,积极对接国家部委机关离退休干部局,承接旅居健康休养服务。(责任单位:云州区、浑源县、灵丘县、广灵县人民政府,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文旅投资集团、市农业农村局)

8.拓展乡村旅游场景。以长城沿线、火山脚下、桑干河唐河两岸乡村特色景观为依托,丰富农耕体验、乡村演艺、乡村市集、供销社、非遗手作、户外露营、特色民宿等业态,培育建设平城区小石子村、云州区贺店村、新荣区得胜堡村、阳高县守口堡村、天镇县薛三墩村、灵丘县车河村等一批民俗文化、乡愁体验与自然风景深度融合的高品质休闲度假村,做强城市周边的“微度假”“微旅游”。(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文物局)

9.做大影视文化产业。用好影视产业发展支持政策,搭建影视服务平台,拓展影视产业链条,聚焦古城墙、代王府、新荣化肥厂、口泉老街等具有时代特征的影视资源,积极对接头部影视企业,开展精准招商,争取落地特色影视基地项目。推进“跟着短剧游大同”创作计划,2024年完成创作拍摄微短剧4部150集;聚焦文化主题鲜明、景观资源独特、建筑形制典型的旅游景区、公共服务场所,创评10家微短剧、微电影拍摄基地。(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促投局、市规自局、市住建局、市文旅局、市文旅投资集团)

10.培育文旅消费集聚区。围绕鼓楼东西街、下寺坡街、东南邑、华严寺、文瀛湖生态园、开源一号等街区、景区、园区、商区等多元空间,强化文化氛围营造,培育汉服旅拍、剧本娱乐、实景演艺、特色餐饮、非遗文创等文旅消费业态。持续开展“大同好礼”文创大赛作品成果转化,精心设计体现大同文化内涵和民俗风格的系列文创产品,打造“大同好礼”区域文创品牌。建立健全“大同好礼”文创品牌使用管理制度,授权相关文创商店等使用大同好礼工艺文创品牌,在全市A级景区内布局一批“大同好礼”专营店。(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文物局、市文旅投资集团、市园林绿化中心、云冈研究院)

11.打磨精品演艺产品。挖掘大同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精髓,引入市场化机制,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持续打磨《天下大同》《北魏长歌》《如梦大同》《云冈乐舞》等旅游演艺产品,加大《热血》《魏碑往事》等新剧目的创排力度。加强与“阎师高徒”、天津交响乐团等京津冀地区知名文化团体的交流合作,在创演过程中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进市歌舞剧院、市晋剧院、市北路梆子和耍孩剧种保护传习中心、市文旅投资集团深度合作,推出“小而精”“小而美”的戏曲歌舞演艺节目进古城、进景区,强化主客互动,提升游客体验。(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文旅局、市文物局、市文旅投资集团)

(三)形成产业升级新动能

12.建设文旅数字新场景。实现5G信号和免费WIFI在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覆盖,保障游客互联网上网畅通。引导旅游景区普及电子地图、线路推荐、语音导览等智慧化服务,实现旅游要素全面人工智能物联网化,推出一批数字景区典型样板。推进全息互动投影、环(球)幕、VR/AR/MR等扩展现实、人机交互技术的创新运用,加快培育数字化旅游体验新场景。鼓励支持在线旅游、直播云游、智慧文博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壮大,积极培育数字文旅企业,推出一批沉浸式体验的云上旅游品牌。(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数据局、市工信局、市文旅局、市文物局、市促投局、市文旅投资集团)

13.建立文旅服务新模式。加强数据汇聚和治理,切实推动文旅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以“智慧城市”系统文旅模块为切入点,联动协同政府、企业、社会等涉旅信息系统业务,汇聚多源异构数据,实现态势全面感知、风险实时监测、趋势智能研判、资源统筹调度、信息多维分发,搭建文旅现代治理和服务中枢;进一步优化“找车位”“找厕所”“游景区”“逛活动”功能板块,开发城市数字导览系统(中英文),加快布局数字化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数字化、便捷化水平。(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外事办、市工信局、市数据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文物局、市文旅投资集团)

(四)构建主客共享新服务

14.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场馆服务,优化大同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开放时间,增加休息休闲空间,设立文化沙龙、艺术慕课、文化讲堂、艺术展览、名人课堂等新型文化业态。优化旅游景区(点)交通服务保障,衔接好景区“小交通”与城际“大交通”,构建便利顺畅的旅游交通网络体系。科学设置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标识,完善城市主要游览沿线公共服务配套。逐步增加旅游厕所数量,提升旅游厕所质量,2024年新建旅游厕所6座,扩建旅游厕所6座。(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财政局、市规自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文旅局、市文旅投资集团)

15.构建城市“15分钟旅游圈”。以社区为轴心,整合周边生产、生活、生态资源,突出“微旅游、慢生活”主题,嵌入城市休闲美食、街区休憩等旅游功能,形成“街区+”“楼宇+”等城市微旅行产品体系。依托商圈、公共文化设施,植入文化旅游体验产品,培育宜游、宜乐、宜购、宜学的城市商旅融合综合体。深入挖掘大同国际美食之都文化内涵,选塑推出一批具有烟火气的传统小吃、老字号名店和美食街区,叫响具有国际化的大同美食文化品牌。(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规自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文旅局、市文旅投资集团)

16.提升导游讲解服务能力。通过大同市旅游协会导游分会不定期组织导游培训活动,大同艺校开办1年制导游专业学习班,举办全市金牌导游大赛等举措,优化导游员、讲解员队伍建设,培养壮大小语种导游队伍,2024年,全市考取导游资格证的人数突破1500人,持有中级以上导游证的人数突破80人。搭建景点讲解员服务平台,建立公众参与机制,鼓励有特长的市民参与旅游讲解。畅通讲解员就业创业渠道,提供就业创业咨询服务,及时发布旅游就业岗位与创业投资合作信息。(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社局、市文旅局、市文物局、市文旅投资集团)

17.拓展城市旅游交通服务功能。优化完善大同机场--高铁站--云冈石窟的快速交通体系,建立假日旅游专线公共交通体系,2024年开通大同古城--云冈石窟、大同古城--火山群、大同古城--悬空寺、悬空寺--云冈石窟假日旅游专线,提升平城区与其他县区、知名景区的道路交通服务,构建“城景通、景景通”交通网络体系。加快推进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支线、连接线建设,以及观景台、驿站、房车营地、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沿线高速公路服务区“+主题文旅”的景观化升级改造工程。(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文旅局、市文旅投资集团)

18.营造安全有序文旅市场环境。推进综合监管、智慧监管和信用监管,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开展跨条线、跨部门联合抽查,推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等非现场监管。严厉打击哄抬价格、欺诈宰客、不明码标价、黑社黑车黑导、不合理低价游等侵害游客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开展联合执法和专项整治。加强全过程信用管理和联动奖惩,开展旅游服务企业评星定级工作,谋划开展星级涉旅企业、最美旅游从业者评选活动。健全市县两级旅游投诉快接快处快返机制,加强大数据分析应用,发挥旅游投诉数据的预警监督作用。加强涉旅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全面保障游客合法权益。(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数据局、市交通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文物局)

(五)塑造文旅品牌新形象

19.积极办好节庆活动。做优做强大同年大不同、云冈文化旅游季、中国大同冰雪节等系列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事件营销、网络营销、活动营销,提高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城市吸引力。策划推出《梦回云中走读大同》、“和合汇融·文化大同”等文化论坛活动,开展东南邑艺术展、美术馆摄影展、雕塑艺术展等活动,丰富文化场馆、历史街区的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城市文化会客厅”功能,增强文艺赋能旅游的影响力和带动力。(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文旅局、市文物局、市文旅投资集团)

20.承接大型会议赛事。积极承接京津冀赛事会展业务,积极申办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等国际级综合性会议。申办大同国际摇滚马拉松赛、大同国际轮滑节、IRONMAN70.3世界铁人三项赛、国际篮联亚洲俱乐部冠军杯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持续办好大同国际骑游大赛、大同国际重机巡游等活动,培育一批大同自有的活动品牌;做大做精大同古长城公路自行车公开赛、大同大众滑冰公开赛、北岳恒山登山赛等特色赛事,不断提升“跟着赛事游大同”品牌形象。(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体育局、市文旅局、市文旅投资集团)

21.强化国际文旅宣传推广。强化国际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借力文旅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驻外旅游办事处和境外旅游营销中心,推动民族融合剧《北魏长歌》进行全国巡演,并逐步向港澳台、日韩、东南亚、欧美主要客源地辐射,开展常态化文旅交流与合作,做好国际旅游推广。依托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香山峰会)、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等机制,加强与国际友好城市、国际机构、民间友好组织的双向文化旅游交流,搭建政府和市场间的对外交流平台,实施互利合作项目,扩大双向旅游规模。(责任单位:市外事办、市财政局、市文旅局、市文旅投资集团)

22.深化文旅市场区域合作。发挥大同文旅品牌资源优势,擦亮“文化大同文明大同微笑大同”新名片。实施区域合作计划,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发达地区重要旅游城市组建营销中心,巩固“京津冀晋蒙”和“连理同庆”“延张乌同”三大区域文旅合作机制,深耕京津冀游客市场,重点加强与北京的战略性联动,积极拓展成渝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要客源市场,开展系列文旅推介活动。(责任单位:市外事办、市文旅局、市文物局、市文旅投资集团)

23.提升服务国际游客能力。支持鼓励航空公司拓展航线,有序开通或加密大同至港澳台、东南亚以及东北亚等地的航线航班。优化大同与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开通或加密大同往返知名旅游城市和重要客源城市的直航航班。争取大同对主要客源地国家或地区实行72小时/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机场、高铁站和云冈石窟、恒山游客服务中心、华严寺广场等核心文化旅游景区建设国际旅游服务站点,设立外币兑换点,加强银行卡和移动支付受理环境建设,为境内外人员提供便捷安全的支付服务。配备多语种交通指示牌、安全警示牌、旅游地图、旅游推介手册等,提升旅游咨询服务热线与信息平台的多语种服务能力,加强旅游服务“语言无障碍”功能建设。重点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的国际商务区、空铁联运新平台,全面提升大同旅游集散功能。(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外事办、市商务局、市交通局、市文旅局、市文物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增加建设旅游热点门户城市工作职能,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协调推进职能作用,研究确定重大项目、重点任务、支持政策、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等,制定项目化、清单化的实施方案。各成员单位结合部门职能,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加强沟通联系,合力推进文旅重大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市文旅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二)优化营商环境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包容审慎监管促进文旅新兴业态健康发展。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出台优惠扶持政策,整合落实项目用地、金融支持、人才保障、招商引资等现有政策,推动有效、合理、精细的旅游投资,加强发挥各类涉旅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作用,鼓励和支持符合市场需求和政策要求的各类旅游投资项目落地。积极拓展利用专项债券推进旅游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方式和途径,构建公平有序、活力迸发的市场环境。(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自局、市促投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三)强化资金保障

加大市本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预算内资金以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我市文旅基础设施项目给予支持。大力争取省财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文物保护资金、文旅康养奖补等专项资金向大同市倾斜。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相关部门建设资金要重点向文旅项目倾斜,有计划、有步骤地支持实施。(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文旅局、市文物局)

(四)加大人才保障

借助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平台力量,引进和培养国内外市场营销、会展管理、演艺策划、创意设计等高端管理人才,不断健全面向国际市场的以旅游运营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新业态紧缺人才为核心的人才队伍体系。推进本市文旅企业、高校与国际知名旅游院校开展教育、实习、培训合作,建设国际化旅游教育高地。(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社局、市文旅局、市外事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