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修订说明
一、编制背景
为建立健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机制,高效有序地做好全市突发地质灾害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山西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在2020年5月印发的《大同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我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二、预案修订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山西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西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大同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
三、编制过程
主要分三个阶段组织修订工作:一是准备工作阶段。2023年6月,市应急局明确《预案》修订思路和工作方案,开展资料收集与整理,对我市地质灾害应急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二是形成初稿阶段。2023年7月至8月,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并对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体制机制和部门职责修订形成了《预案》初稿。三是征求意见阶段。2023年9月,向各县(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和市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征求了意见。2024年1月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最终形成了《大同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送审稿)。
四、征求意见及吸收采纳情况
《预案》修订完成后,向各县(区)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和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39家成员单位征求了意见,25家单位无意见,10家单位反馈意见已采纳,4家单位的反馈意见进行部分采纳,并于4家部分采纳意见的单位进行沟通取得一致。
五、修订主要内容
《大同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共分为总则、大同市地质灾害救援指挥体系、风险防控、监测和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后期处置、恢复与重建、应急保障和附则9部分、相较原预案主要进行了以下修订:
一是将原预案“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中副指挥长和成员单位按照机构职能调整后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修订。
二是将原预案“前线指挥部”调整为“现场指挥部”,工作组从8个调整至10个,并明确了牵头负责部门或单位。
三是将原预案“应急响应”从两个响应等级调整为四个等级,与《山西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一致,并明确各级别响应后的重点工作。
修订完善后,市级层面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工作机制、职责分工更加明确,与《山西省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大同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专项预案的协同衔接更加顺畅。
六、预案章节解读
《大同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共分9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则。对修订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工作原则、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灾(险)情分级进行说明。
第二部分:大同市地质灾害救援指挥体系。对市、县(区)两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现场指挥部及其工作组进行了明确。
第三部分:风险防控。对市、县(区)两级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工作进行部署。
第四部分:监测和预警。对各级、各部门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第五部分:应急处置与救援。对地质灾害信息报送、先期处置、分级响应进行了规定和说明。
第六部分:后期处置。对地质灾害救援结束后的调查评估、资金保障和工作总结做出部署和安排。
第七部分:恢复与重建。对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和恢复重建实施方案进行规范。
第八部分:应急保障。对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队伍保障、物资与通信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第九部分:附则。对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宣传、培训、演练和预案实施时间等进行明确。
后附4个附件,分别是市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流程图、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指挥机构及职责、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级别及预警措施和分级和地质灾害灾(险)情分级及对应实际响应。
解读单位:大同市应急管理局
咨询电话:0352-5193091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