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凯鸿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加紧推进
在云冈区的土地上,一个特地为“变废为宝”搭建的“舞台”正加紧推进,即将上演一幕幕从“城市废料”到“绿色建材”的精彩蜕变。“您看咱们眼前这个搅拌站,电力一接进来,马上就能调试运转!”大同市富凯鸿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设备副总闫志华眼中满是期待。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整形制砂线、商品混凝土生产线、沥青混合材料搅拌设备……各种生产设备已基本安装完成,泛着崭新的金属光泽,静静等候着“上岗”的指令。
随着城市发展逐步加快,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全面推广建筑垃圾回收和利用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也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这个占地110亩、总投资25713.27万元的项目,像一位精密的“城市医生”,正准备为大同的建筑垃圾开出“变废为宝”的良方。“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生产的再生绿色建材,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建筑垃圾的处理难题,还大量节省天然骨料资源,减少对大自然的索取,是发展绿色建材的重要途径之一。”闫志华说。
据了解,该项目覆盖建筑垃圾处置、整形制砂、水泥混凝土搅拌、沥青混合料搅拌、水稳材料搅拌、干混砂浆搅拌,保证优质产业链生态闭环。项目针对不同成分的固体废弃物从源头上分析,以本市建筑垃圾成分占比为依据,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石、废砂浆等可以破碎后作为再生骨料,可用于生产再生骨料混凝土、再生砌块、再生砂浆等产品;砖混结构的砖瓦碎块强度较低,不能作为混凝土再生骨料,可在源头对混凝土建筑垃圾和砖混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经过生产线处理后的金属物质,可直接回收;废竹木、纸片、塑料等具有燃烧价值,将其从建筑垃圾中分离出来,一方面提升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品质,另一方面分类收集打包处理用于电厂燃烧发电;建筑垃圾中含有的渣土、泥土、灰尘等则会影响再生骨料和再生产品的品质,需将其分离出去,作为种植改良土和道路工程路面底基层材料使用。
谁能想到,操盘这个环保项目的企业,曾与煤炭产业紧密相连。“我们早年是做煤矿设备维修的,跟着煤炭行业风风雨雨几十年。”大同市富凯鸿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腾坦言,随着煤矿企业纷纷踏上转型之路,单纯的设备维修早已跟不上时代发展。“这些废料堆在路边是负担,可要是能利用起来,就是宝贵的资源。国家大力提倡绿色发展,这就是我们转型的最大底气。”他说。
站在厂区中央,望着即将成型的生产闭环,刘腾算起了“绿色账”:“项目预计今年12月底就能投产,明年产值有望达到2亿元。等设备调试完毕、办公楼装修好,整个厂区会像规划图里画的那样,严丝合缝围成一个‘圈’——这‘圈’里转的,不只是生产流程,更是循环经济的活水,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希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